当下,受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劳动教育并没有引起家庭、学校及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常被视为教师惩罚学生的工具,中学生所能触及的也仅限于班级打扫卫生等基本任务。“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缺少劳动机会,不会劳动,不重视劳动和珍惜劳动成果。”针对种种问题,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强调“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相较于往年,2019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增添了“引导其(注:指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新的阐述。回眸2019年我省所使用的新课标全国Ⅰ卷,该套试卷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的理念。例如,第34题以万能蒸汽机的发明为切口,旨在弘扬劳动价值,传承工匠精神。第47题以全国劳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源张的个人事迹为例,意在讴歌实干精神,传颂劳动美德。高考试题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它作为风向标在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以上试题对劳动精神的高度重视,正是对国家意志的一种回应。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凸显劳动精神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