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9日(阅读打卡第68天)
阅读书目:《自驱型成长》
今日阅读:第8章(154-175页)
我的摘录:1.到底怎样才算好?老师已经越来越难有教师自己说了算了,甚至在许多全日制幼儿园教学计划里还采信了一种错误的假设。少点休息,多点学习,这样才能提高测验成绩,于是就导致校方只会在教学中安排一次。短短十分钟的休息,哪怕是12年级的学生,也会受困于自己的家庭作业。而到了高中阶段,孩子又感觉外界只靠如下这几个极标来定义他们:一日常成绩,二标准化考试成绩,三被哪所大学录取,而所有这些都仅仅是一种外部验证指标。一些学生很少能与之产生交集的成年人,正在给他们排名列次。
2.我们现在培养出的学生,往往既缺乏好奇心,也没什么提升自我心智的动力响应的,他们却会过分在意指标与结果。
3.你能促进孩子多多参与课堂的最好方法,恐怕就是允许你的孩子在课堂之外拥有更多的自主权。
4.如果一个孩子建立了与老师的关系,而任务又跟老师有所关联,那他就会更加努力,也能做的更好。
5.虽然我们希望学校能给孩子营造一些挑战,但学校的大环境还是应该让孩子能感受到接纳与鼓励的。
6.每个学校背后的问题是相同的孩子在学校的时候从身体到情感都能感到安全吗?他们是否对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拥有控制感呢?他们能否在安全的环境中勇于试错呢?
7.我们的座右铭是要启发,别强制,我们希望教师能启发孩子去课堂外学习,有一些研究表明,当孩子对他们的学习主题有一定决定权时,就更有可能参与并完成相关的作业,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作业最好,还是要让学生自愿来完成,而且不应该加以评分。我们相信最好还是要给孩子推荐一些作业,或者是一个有助于达成目标的替代性任务,并鼓励他们去完成,而非强制他们去完成,甚至还要给作业打分。老师留作业的哦,也应该跟学生解释一下,他们能从中收获什么益处,还要留意学生对作业的反馈和建议。这跟明天之前读完b册教科书,第20到50页,并答完十道习题,这样的作业要求截然不同。在最好的情况下,教师会这样表达,如果你能在放学后找个时间研究20分钟,那你的大脑就会在你今晚睡觉时建立起新的,而这将有助于你去理解与记住学到的东西,这是你太累或者压力太大,那就做点别的吧。你总有感觉好点的时候嘛,到时候再研究也来得及。
8.孩子的健康和幸福,以及他从个别老师那里得到的成绩,究竟哪个更重要呢?对我们来说,答案非常明显。
9.过分强调考试与测验会让教育走上一条更加狭窄,并让人沮丧的道路。每个学生每天都应该是有所期待的,而被考试驱动的教育挤掉了,选修课的课时还把这些时间集中于备考上,这就把学生的美好期待置于更多的风险之中。
10.教你的孩子对他们自己的教育负起责来,孩子应该感到能掌控时态,而不是在学校的影响下被掌控,请注意这跟责备那些本来就很拼的孩子,其实有很大的区别。
11.提醒你的孩子要有大局观,成绩没有学做人与做事重要。
我的感悟:对于孩子的发展来说,在适合的年龄做适合的事才是最好的,不要过早的学习。测验让老师以分数为目的的去教学,也降低了孩子们的自主性。
第一分队口号:
读好书长精神,
好读书添智慧。
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