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李松蔚老师一个非常私人动机的实验记录,书中选取了44个“扰动惯性”的真实案例,从五个主题进行分类,每个主题有真实的案例记录,也有改变的工具箱。这在心理咨询界是非常具有颠覆性的,因为业内有一条近乎行业共识的准则,那就是不要在咨询中提供建议。
李老师是这样去描述他的提建议的书的:除了虚荣心和个性中对于挑战的偏爱,也有自己在这些年从事咨询工作的心得。李老师实验要做的尝试是:绕过惯性的阻力,请当事人尝试从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不一样的体验。
很多人喜欢去想,通过思考,寻找答案,认为这样更安全,更无痛,并且显得更深刻和触及灵魂。但是所有的思考都无法替代真实的行动,想再多都不如试一试,无论结果如何,至少有个结果。行动派的李老师,于是乎在他的实验中提炼出了这样一本“行动之书”。
非常有意思的是,新的尝试意味着更多不确定和风险,所以行动很难。在这本书的案例中,很多时候李老师会提醒大家:请你保持基本不变的同时,朝着可能的方向改变一点。所以他们尝试的行动是既要新的,又不能太难受,这是所谓的“扰动”,恰到好处的“刺激”,这个刺激不多,差不多5%。
李老师总结了几点心得:
1、不要太快地“同意”对方的问题。这是家庭治疗大师米纽庆的话,和爱因斯坦的那句,“你不能用导致问题产生的思维去解决问题”,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2、保持对人的尊重。即使不同意对方,也不代表与他为敌,问题背后,总有合理的一面。能够发自内心的尊重,又能恰到好处的表达“我不同意你的看法”,从而拓展当事人看问题的角度。
3、请当事人尝试的变化一定要小之又小,近乎不变。小到什么程度呢?李松蔚老师的个人心得是5%。这样小小的几乎原地踏步的变化,其实是提问者在同样的困境中多一份觉知,进而催化更大的改变,这在系统治疗中有专门的原理,叫“悖论干预”。
4、不需要一次性解决问题。哪怕在无足轻重的地方有一点新尝试,就很好。行动比正确的行动更重要。
在案例的每一篇回复末尾,李老师都会说:我不确定结果如何。这个不确定,是留给当事人一点尝试的空间,好像也少了很多压力。我之前看的时候总觉得无法去分享这本书的内容,后来又想不试一下,怎么知道分享不下去呢?那就试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