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化帮助孩子的深度求助]
我们要把“感受”和“行为”分开来看。
一个人可以说,“我现在要去大吃一顿!”
「大吃一顿」代表TA当时“饿”的程度。
但最后,TA可能吃半碗饭就觉得饱了,根本没有大吃一顿。
所以,一个人说自己想做什么不一定是最重要的,话背后的感受才最重要。
也就是说,TA此时此刻的“饿”需要被看见。
所以,作为家长,最好不要直接否定孩子想做什么的冲动,而是要先去共情孩子冲动背后的感受。
[当孩子提出要在家里学习,不愿意去学校,想要组件乐队时]——
家长可以不带任何评价地先跟孩子聊。
他具体想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怎么组乐队。
让“在家学习”和“组乐队”这两个想法,在聊天中无限具体化。
比如:
“在家学习的话,你想选什么样的教材或者网课呢?”
“如果你遇到了不会的,预备怎么解决呢?”
……
比如:
“你想组一个什么样的乐队呢?
你想找什么样的队友?
你们会去演出吗?你们希望在什么样的舞台演出呢?”
……
心理学家认为“感觉”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孩子的“感觉”。
孩子是真挚的,并且理性还在发育中,他所有身体和情感的“感觉”,就约等于他自己。
如果家长常年“评价”孩子想得不对,而不是去“同频感知”他自己的状态,孩子就会养成一种情绪模式——
“我自己的感受都是不对的,掩盖自己的感受去做对的事才最重要”。
渐渐的,孩子在每件事中都在找怎样做是对的,而失去对自己生命的鲜活感受,进而杀死了真实的自我表达,这就是抑郁的来源。
———武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