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学习者,尽可能吸收信息、知识,以多为贵;
好一点的学习者,看重记忆,着重识记;
高级的学习者,重视磨炼技能,日日精进,强调应用信息和知识。
技能,是终点。而信息、知识是迈向终点的路与桥。
技能,是我们学习的终点。
我们学习,得到的东西,不在于我们记忆了多少知识,和知识的关联。而在于我们应用时,能调动多少知识,和知识的关联。
醍醐灌顶的感觉。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很多医学生读书时成绩不错,但毕业工作后,成绩平平。读书考试主要看成绩,成绩主要来自于知识点的记忆。
但毕业后的学习,更多是技能的提高,是知识的调动、应用。这才真正检验你学到的东西,或者说检验你不断学习、提升的能力。检验的是技能。
只有知识,但如果不能调动知识为你服务,技能不够,自然发展不如人意。
这,在其他行业也是如此。
一位理发师,有理发相关理论,不是技能。剪出一定的发型才是技能。
一位画家,拥有高级的绘画知识,不是技能。能够画出画作,才是技能。
一位作家,博览群书,不是技能。能够写作,输出文章,才是技能。
一位老师,拥有教学理论,不是技能。能够把教学知识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才是技能。
所以,技能,不止于信息、知识。它高于信息、知识。
哪怕这些技能,你并不是完成得很好,你也开始拥有了一点点改造世界的能力。
教书育人
技能,强调应用知识、信息,强调完成某事、某过程。
对于我们个体,有何启示呢?
看一本书,可以考虑输出。吸收知识、信息的同时,自己独立思考,结合既往经历体验,输出自己的感悟,练习技能。
看一道菜谱,知道某道菜该怎么做,不是技能。动手做了这道菜,哪怕不好,是技能。
看了乐高的说明书,知道如何搭,不是技能。动手搭了,是技能。
学生读书,上课听讲不是技能。完成课后练习题,是技能。自己将知识点归纳总结,做成思维导图,是技能。
换言之,技能存在于你的行动中,存在于你应用技能做出的“产品”中。
我们在学习、工作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把知识转换成技能,进行相应的练习,以取得积极的效果。
感悟:认同本文观点。进入凤园已一年多了,读了不少书,也写了一些体会,但总感觉分量不够,不足以去投稿,一年来没有发表一篇文章;也读了不少教育教学理论,但在新的教学岗位上,教学水平有待提高,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都是学的东西没有消化,没有转化为能力。所以,以后还是要多练,以增长技能,技能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