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语用 重在融合
——在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评课发言
曹公奇
各位专家、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参加评课,感谢会务组和李震教授给予我这次机会。这次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会,是在新课改阶段一次新的创举,是全国大规模专题研讨“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一次盛会。顾之川先生、周建周教授、程翔教授等专家的报告高屋建瓴,为我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30多节语文跨学科课堂精彩纷呈,充分展示了各地语文人实践创新的别样风采;校园内的图书馆、博物馆、工作站、亭廊轩榭等,都成了课堂教学的新场域、新资源; 来自全国各地的几百名语文人,热情饱满,全神贯注,悉心聆听;参与上课的中小学生,无不兴致勃勃,津津有味,全身心地沉浸于课堂的学习世界之中……
由于同时开课,两天来,我共听了七节课,其中五节是高中的课。这几节课都较好地实施了多学科融合,尝试开展了语文跨学科教学。
郝丽丽老师执教的《百合花》,以创作电影主题曲为情境任务,探究小说中的人物、情感和意象,有效融合了音乐、历史、生物等学科内容,完成了文本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学习。
吴果青老师执教的《老人与海》,着力于赏读文本中的心理描写,借助心理沙盘游戏,分析主人公圣地亚哥老人的心理变化,体会“硬汉子”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乐观人生态度。
段静老师执教的《扬州慢》,以博物馆展板设计为情境任务,以姜夔的《扬州慢》为依据,设计背景画面,整体感知词作;设计背景音乐,探究抒情方式;设计讲解词,全面了解姜夔与扬州的难解情缘。
朱曼雯老师执教的《故都的秋》,在美丽的秋华园里,师生共同观察秋华园的秋色,理解文本中故都秋色以及作者的色彩偏好与审美情趣;倾听秋华园的秋声和世界名曲,感受故都秋天的“静”;赏析重点段落语言,品味故都秋的特点。
马文城老师执教的《声声慢》,以拍摄微电影为情境任务,结合词作,为李清照画像,设计海报;理解文本内容,创作拍摄脚本;延伸写作,撰写推荐语;这样,较好地融合了美术、音乐、历史、信息技术、生物等学科知识内容。
还有管开兵老师执教的《百年孤独》一课,我虽然没有现场听上,但看他的教学设计,听同行们的议论,知道他的课切入角度具体而微,从地图、历史等角度,探寻魔幻现实主义的产生根源,体悟魔幻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体味“孤独”的哲学意蕴,也是一节多学科融合的语文课。
这些课,立足语文学科,积极尝试语文跨学科学习,有效融合多学科知识内容,突出了语文课程“综合性”“实践性”的特点,受到了与会者的普遍赞同。关于语文跨学科学习,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和思考。
一、突出语言文字运用,跨而有度。
前天,程翔教授讲过“语文跨学科学习的边界”问题。我想,我们首先要厘清两个概念:“跨学科学习”与“语文跨学科学习”。“跨学科学习”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指的多个学科相互融合的学习,学校的社团活动、项目化学习等,可能同时涉及几个学科,这几个学科之间没有主次之分,而是充分融合以后去完成某个项目任务。我们语文课程所说的“跨学科学习”,应该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专指语文学科的跨学科学习,所以叫“语文跨学科学习”,因为别的学科也有跨学科学习,这是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来的一个拓展型学习任务群,高中语文课标有十八个学习任务群,也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学习”,因而,语文跨学科学习,应以语文学科为主,其他学科为辅,立足语文课程本质,借助并融合多个学科内容,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语文跨学科学习,必须以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为核心,我们课堂上用到的其他学科知识内容,只能构成我们语言文字运用学习的资源或凭借,否则,就偏离了语文学习的方向。比如,文本中描写的画面、场景、意境等,如果我们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去画它、绘它,那就与语文学习有些距离;如果我们让学生去想象、去体会,然后用口语去讲述画面,用文字去描述意境,这就是学习语文。同样,我们让学生去设计背景音乐,不如借助音乐去体会文本情感。
所以说,语文跨学科学习,跨到别的学科,借助其他学科知识,都是为了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文跨学科学习必须有边界,跨而有度,相互融合。我认为,凡是不以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为最终目标的课都不是真正的语文课。语文课只是我们所有课程中一门课程,它无法承担语言文字运用学习以外过多的任务,我们不宜把语文课的功能过分扩大。当然,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一样,在完成主要任务的过程中,也不完全排除其他学科知识的顺带渗透学习,但是必须有主有辅。
二、抓住阅读教学特点,教而有道。
有人说,语文阅读教学,重点不是教言语内容的课,而是教言语形式的课。这也就是说,我们阅读教学,重点不是教课文内容的,课文内容虽然是阅读的第一步,但课文内容绝不等于教学内容。王荣生教授说,语文教学教什么往往比怎样教更重要。也就是说,我们在语文教学时,选定教学内容是首位的,语文跨学科学习更是如此。
语文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文“写了什么”这个浅层次、表面化的内容上,仅仅通过各种花样和形式,理解、梳理、归纳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教学内容应该是:作者为什么要选用这些材料,想表达什么思想或情感,作者是怎样表达的,用了怎样言语形式,表达的效果如何……这些才是教学的重点。老师要引领学生,沉浸于文本,理解文本意蕴,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品味作者语言运用特点,感悟其表达效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教学,特别是高中语文教学,教学要有深度,有思想的深度,有思维的深度,有认识的深度。我们有些课,还只是仅仅停留于文本所写内容的表层,设计的情境和任务,只是侧重在形式上,聚焦的只是对文本内容的粗浅理解和简单归纳,而没有真正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中去,细读,深思,探究。虽然看起来形式新颖,课堂热闹,但是,对于高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思维能力等培养不足。
所以,我们要抓住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把教文本的言语形式作为语文教学的重点,教而有道,教而有效。
三、灵活采用教学形式,学而有效。
教学形式上,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特点等,完全可以灵活自由,不必拘泥于某些固定的形式。这次大会,充分利用我们新海高中的各种资源,把课堂搬到室内的馆站、室外的亭廊等不同的具体场域中,将课堂教学内容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这也是一种教学新形式,一种有意义的尝试。
教学形式还体现在课堂教学方法上。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关键在于一个“活”字,就是强调语文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刘国正先生说,追求语文教学的“实”与“活”。我理解,“实”,就是教学内容要“实”,不要空,不要虚无缥缈;而“活”,则是教学形式、教学方法上要灵活,这与吕叔湘先生的说法是一致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过分青睐某种教学方法,不必为了显示所谓的“新颖”教学方法而走过程,比如,品读文本,要抓住关键语句,细细阅读,慢慢品味,深入思考,而不是仓促的一晃而过;小组讨论,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认真探讨,而不是象征性地给学生以分钟甚至更短时间讨论讨论,留一个“小组合作”的标签;与学生的对话,同样需要有耐心,善启发,而不是匆匆忙赶时间、赶进度;所提的问题,需要有思维的深度,而不是一提问题学生不加思索就能异口同声答出来的那种浅层化的问题……这些教学细节,体现出来的是教学方法问题,有时候是为了方法而方法。因此,教学方法上一定要灵活,活而有法,活而有效,守正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教学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要适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师特质,适合学生学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感悟和思考,与大家分享交流,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在全国中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学术研讨会上对高中组的评课发言,2024年10月20日于连云港市新海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