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提问要看准时机,适时提问是一种高水平的教学艺术。如果把学生的思维活动比作一潭水,教师的提问就如同向潭中投石。“投石”的早晚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投石”过早,学生的思维尚未充分活跃起来,学生不能很好地把要解决的问题与教师的启发诱导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而“投石”过晚,学生思维活动的高潮已经过去,就很难达到开启思维的最佳效果,知识很难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持久的印象。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思维是否活跃,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把握提问时机,是否善于利用学生思维的特点,促使其学会思考。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及时抓住课堂生成进行追问,并留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学生的回答不仅正确,而且会富于创造性,让课堂呈现未曾预料的精彩。
2022-09-22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是《重读陶行知》中一篇文章的题目。 文章中提到了三个建筑工人砌墙的故事,特别提醒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