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前几篇文章,《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内容较多,篇幅较长,需要多次阅读,细细琢磨。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
文中最让我震惊的一句话是:应当使人更为担心的,倒不是门门成绩优秀但却是没有一门喜爱的学科的学生。虽然我们一直倡导素质教育,学生要全面发展,特别是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全面发展的要求更加迫切。但是,另一个问题是,在很多时候,我们又会把成绩看做一个衡量标准。甚至,家长可以牺牲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平衡学习成绩。似乎,一个个优异的成绩远比爱上一门学科闪现的光芒更加耀眼。
我想不仅苏霍姆林斯基的这篇文章带给我们深深的思考,奥运冠军谷爱凌的横空出世也给我们上了难忘的一课。谷爱凌的出色表现让我们这些吃瓜群众不仅好奇她的家庭和生长轨迹。明智开朗的妈妈不仅影响了谷爱凌的兴趣爱好,也是她人生的教练。网上戏言,谷爱凌妈妈成为了多少“衡水妈妈”的天花板。前段时间听了一节网课:给你一个谷爱凌,你能培养成奥运冠军吗?是啊!有多少个谷爱凌可能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谷爱凌”被我们热切的期待慢慢淹没。那么,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又埋没了多少爱迪生、瓦特……
“这种竞赛表现为:每一个教师都在尽量唤起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入迷地酷爱这门学科。”试想,如果在一个学校里教师之间能形成这种竞争,学生们该是多么幸运,多么幸福!学习不再是迫于无可奈何,学习不再是他们生活中巨大的压力,而是成为了爱好。那颗疲惫的心终于有了安放之地,在知识的海洋里真能自由翱翔;在知识的天空下有温暖的阳光,能享受到青草花香。这种理想的境界好似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我们这些一线教师还在为那些课堂上不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发愁;那些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常常会挑动我们易怒的神经;经常调皮捣蛋、惹是生非的学生成为了我们的眼中钉……这些琐碎之事的牵绊还围绕在我们身边,怎么能达到理想之地。苏霍姆林斯基告诉了我们答案:
“但是请你不要忘记,在你的良心上,还有教师的创造性工作的另一个方面,这就是还有一部分青年决心把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来攻读,而课堂上所学的东西对他们来说只是科学的入门知识,你就应当关心使他们对物理学(技术、机器、机械、科技知识)的志向确立起来。”这句话带给我的思考是:学习是为了什么?学习语文又是为了什么?周恩来曾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毛泽东曾说:“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我们现在读书学习的目的在哪里?仅仅是把只是装进脑子,考试时拿来用到试卷上?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成为知识的机器。我是这样理解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的,学习是为了遇见真正的自己。
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长处、兴趣和爱好,能够让自己的一技之长得到发挥,让兴趣爱好的种子一点点扎根、发芽、开花,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而不是别人的附庸和模仿。走在这条路上,需要有人指引,而我们教师就是学生的航标,这也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
怎么能从知识的大堆篝火里点燃起志向的火花呢?答案是思考。“思考有时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但是它向你预示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欢乐——认识的欢乐,以及意识到自己能够驾驭知识的智力的自豪感。”在学习中有了一次次的良好体验,兴趣才能建立起来。同时,思考也是唤醒那些无动于衷、态度冷淡的学生们的意识。课堂上总有几个神情淡漠、思想游离于教室和窗外的学生,我的任何话语似乎都无法激起他们思想的火花,当我把焦点移到他们身上,他们给我唯一的回应是一双无辜的眼神。这种情况,确实令人着急。要鼓舞起这些学生的精神我该做些什么?怎么把思想同他们的自卑感融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建立的“思考之角”、“幻想之角”、“难事之角”值得我们认真揣摩。我们是否也可以尝试建立属于自己的“学科学校”,把那些兴趣浓厚或者不敢兴趣的学生都吸引过来,让他们在哪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读了《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这篇建议,我忽然想到一句歌词: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如果每个孩子也能在知识的海洋给自己的心灵找个温暖的家,他们会何等幸福!这个“家”需要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每个教师都竞争属于“我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