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10

如何让课堂教学灵动高效

在教育的舞台上,课堂教学是传递知识、培养能力的主阵地,而要让课堂教学灵动高效,需要多方面的精心谋划与巧妙实施。

一、目标明确,找准课堂教学的“导航仪”

一堂课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首先得目标明确。明确这堂课在教材中的位置,就如同航海时知晓自己所处的坐标一样重要。教师要充分尊重教材教学提示说明,以此为依据来规划教学方向。

例如,在教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将相和》这一课时,教师会先梳理它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这篇课文处于以历史故事为主题的单元中,旨在通过故事让学生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历史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同时提升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基于此,教师再进行细致的知识盘点及学情分析。在知识盘点方面,回顾之前学生学习文言文时已经掌握的实词、虚词理解方法,以及简单的文言文翻译技巧等知识。

而学情分析则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比如哪些学生对于文中一些较生僻的文言字词,像“和氏璧”的“璧”字含义应该掌握却没有掌握;有些学生曾经能熟练背诵文言文段落,现在却逐渐忘却了;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而言,理解蔺相如、廉颇人物性格特点以及他们之间从“不和”到“和”的转变原因,这部分内容有的学生理解起来较为轻松,可对部分基础稍弱的学生来说却是重点、难点所在。

通过这样全面且细致的分析,教师就能精准定位教学目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精讲精练,把握课堂教学的“金钥匙”

精讲精练是达成预设目标的有效途径、重要载体,更是核心手段。所谓精讲,关键在于课前精心设计,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精选典型例题,并且选取恰当的讲授方式。

三、当堂达标,收获课堂教学的“果实”

当堂达标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意味着要完成既定教的内容,顺利达成学的目标,进而生成具体可操作的规律或方法,让学生在每堂课都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达标与否是检验预设目标是否得以完成的主要手段,而且这个过程可以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从模仿到再造,再到创造性发展,做到环环相扣、逐步提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先是引导学生阅读一篇记叙文,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找关键语句等方法,模仿教师的思路去理解文章,这是最初的模仿阶段。接着,让学生自主阅读一篇同体裁的文章,运用所学技巧进行阅读练习,达到再造的过程。

最后,给出一篇稍有难度的其他体裁文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技巧去解读,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学生不仅掌握了阅读技巧,达成了学习目标,还在每一个阶段都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真正实现了当堂达标的要求,让课堂学习有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四、课堂留白,留出课堂教学的“思考空间”

课堂留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真正目的是要求教师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堂,避免教学时讲到哪里算哪里、拖堂甚至有始无终的情况出现。教师要学会讲得少一点儿,适当停一停,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去消化知识,让他们真会、真懂,亲眼看到教学目标的落实,看到学习真实发生。

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在讲解完基本的绘画构图原理和色彩搭配知识后,并不会立刻要求学生开始创作,而是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自己想要创作的主题,回忆生活中的美好场景或者想象一个奇幻的世界,将所学的知识融入到自己的构思之中。

在这个留白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想到了校园里盛开的花朵,开始构思如何用色彩去展现花朵的娇艳;有的学生则想象着太空的奇妙景象,思考怎样构图才能突出宇宙的浩瀚。

当学生们开始动手创作时,他们的作品充满了创意和个性,因为他们在留白的时间里真正理解了知识,将其转化为了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深入且富有成效。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将目标明确、精讲精练、当堂达标以及课堂留白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学生情况灵活运用,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灵动高效的魅力,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收获成长与进步。

总之,让课堂教学灵动高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的目标,需要我们用心去探索、用爱去实践,为学生打造充满活力与智慧的课堂。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