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模块学习中,我明白了:学生试题的正确率在30%到70%之间,可以采取同侪教学法。它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教学生,也就是学生在对老师所提出的问题深入思考后,必须向其他同学清楚说明自己的想法,同时要听取对方的说法。当发现学习强调学生的探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以能为学习的发现活动创造条件、提供支持为重点。利用矫正性回馈,让学生能够自行从错误的认知调整到正确的认知。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应该要设法创造学生学习的新状态,更应该为自己创造学习的新状态,不断改进课堂教学。Team-Based Learning,简称TBL。它包含三个重要的区别于一般小组合作学习的特性。第一,TBL有固定且目的性的异质分组。第二,个人表现、小组绩效与同侪互评组合的计分方式。第三,TBL拥有六步骤教学流程。在《搭建教学脚手架》一文中,它使我理解了平时要重视数学学习单的使用,它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的教学脚手架。第二是积极引导数学学习小组的组织开展,它是学习单的发布和检查落实的重要平台。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我组织过印象最深的小组活动是小组合作探究:“有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在这个小组活动中,我采用的是小组讨论的形式。它在个人探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先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理由。然后在进行全班汇报中,他们逐步得到了“剪去一个角后,可以有三种不同的答案。三个角、四个角或五个角。”的结论。最后大家得到一致的上述认识。这种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利于学生对开放性的问题的研讨,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认识。
我解锁了四聚头法小组活动的方法。在《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中,1、我将小组学生编号1-4号。2、教师提出问题“我们能根据三角尺的内角和是180度,就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的结论吗?应该怎么研究?学生在限定时间内思考。3、小组交流,你们有什么发现?学生写下自己的答案。4、学生起立全组齐聚,轮流说明想法。5、组内达成共识后全组坐下。6、全班完成后,教师随机抽取一个号码。7、各组被抽中号码的学生起立,展示本组答案并轮流说明。教师在其中适时提问和控制学生活动。通过验证,我们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我会运用让学生学会人际互动与小组一同工作所需的技能的方法,来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彼此互动与合作。比如学会倾听、有自己的想法、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能对同伴给出实质性或有用的建议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倡导这些与小组合作相关的技能技巧。
在《三角形的分类》一课中,教师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后,进入巩固运用深化理解环节。先后设计了游戏:猜猜我是谁?小蚂蚁搬家等。采用游戏练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高潮,学生积极投入到游戏中来,激发了学生企盼的那类人欲望。让学生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分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概念,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日常教学中,我通过学生的上课精神状态、学习互动、回答问题等,判断学生课堂掌握知识的多少,从而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在练习与测验中,进一步确定学生之间的差异。知道学生之间的差异后,可以同桌互助、家校联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交流等方式来消除这些差异。
我在自己每天的日常教学过程中主要是布置学生动手操作的作业来实践激励学生创造力。比如在不同的数学教材中,布置学生完成量家中物品的长度;观察豆芽生长的高度,并做好记录;创编乘法口诀;动手做长方体、正方体模型;排水法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研究走台阶问题(一次走一步或两步)等等。
如何将探究式学习法的特性应用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我采取的方法是:
首先是树立生生课堂的理念;接着是思考数学教材中哪些内容以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第三是推广,比如将学生研究成果发布在微信家长群,让学生与家长更能理解、欣赏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