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学习的合作——如何让高效学习在课堂真正发生》,郑杰著,全国知名校长,合作学习研究和推广专家,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首席教师》《为了学习的合作》等。因其观点新锐,被戏称为“另类校长”。
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父母之间应该怎样地合作,才能促进真正的学习发生让孩子具有决策、创造性解决问题和探究的能力……
第二周 组建小组
周一 开学第一天由谁对谁说
我们能不能拿出第一天里宝贵的第一课,或者第一周里的任何一节课,让学生们介绍一下自己,认识一下同学。他们彼此之间有好多话要说的,叫什么名字,住哪里,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对未来的期许是什么,这些重要的话,要是开学时不说,我们打算放在什么时间里让他们说呢?
记着孩子们到学校里,是来交往的,是来生活的,顺便,他们来学习。而他们的学习,本来也是在交往中完成的。
周二 让不一样的孩子在一起
为促进课堂交往与合作,就要让不一样的孩子围坐在一起,4~6人一个小组,让他们面对面在一起,要有意将不一样的孩子编在同一个小组,他们的学业水平不同,他们的兴趣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家庭文化背景不同。他们之间的差异不是课堂教学的问题,而恰恰应该是一种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
记住真正让我们学到更多的,是那些我眼中的“异类”,而非同类。
开学第二周了,把不同的孩子们编在一起吧!
周三 把学习小组变成小“团伙”
主张交往和合作的课堂文化,是要把一个又一个小组变成“团伙”。“团伙”其实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成员们结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荣辱与共”的关系:他们有共同的愿景和目标;他们有共同信守的规范;他们责任分摊,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他们有严格的分工,却又能精诚合作。
要帮助他们确立小组目标,要有野心,要成为最棒的小组;要让他们喊出属于他们小组的口号,独一无二的响亮的口号;对了,他们还要给自己小组取个特别的名字,非常非常特别的名字,让人听过就不会忘记的名字。
每个小组成员都如此的与众不同,每一个人都叫人难忘;由这一个个全然不同的成员构成的小组也是如此的与众不同,每一个小组都叫人难忘;由这一个个全然不同的小组(团伙)构成的班级更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叫人难忘!
当班级里,每个人、每个小组都在做最真实的自己时,他们就都是美的。
周四 不要让组长成为独裁者
在小组内,每个孩子都很重要!
周五 如何让小组从虫化为龙
将竞争压力带给群体,大到一个国家,小到学校里的教师教研组,课堂里的学生小组。
为了把小组建设好,就要使组和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公正,否则小组将团结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