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这样自然平衡》,吴国珍著。《教学勇气》译者,吴国珍教授23年思考与实践之作。
『教师勇气更新』U境进化。教师,怎样静下心来做教育?
第九章 U境教育场域进化探微
洞悉变性能量转向悦性的内在纹理,遵循U境教育场域进化原理,才能推开“心灵成长—场域进化—制度改进”三者良性循环大门。
第一节 探微U境教育场域进化脉络
在U型理论视框中,尝试用高脚杯、蘑菇、葫芦三个隐喻图表示一种自身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直观示意教育场域的不同进化状态,呈现“有—无”联结的不同水平,阐述“减速齿轮”改革和U境教育生成之间的互动关系。
“高脚杯”、“蘑菇”、“葫芦”三个隐喻,总体上表达了U境中“有”与“无”联结触及创造“源头”的三种不同进化状态,其目的是探索性表述U境教育进化脉络及发展阶段,“有生于无”的意识敏感性、“减速齿轮”改革、诚信文化生成三者之间,依靠U境教育场域的自然进化,而产生良性循环,从而明晰“减速齿轮”改革对于教育疏导超越“造化三性”,释放出情感能量作为变革运动引擎的意志。因此,三个隐喻意图在探微“造化三性”中变性转向悦性的内在纹理。
教育作为引导超越“造化三性”的艺术,就是引导每个人成为真正的自己,获得自身认同和完整,拥有自信而平和的精神内核,让个性和独特才华自然舒展。这样的教育,意味着纯真(光明)占了上风,不再迷失变性和无明,而是不断吸引变性转向光明。对“造化三性”的超越,对顶尖精英也好,对一介村夫也好,都是平等的。当教育发挥U境场域的力量,场域氛围自然熏染超越“造化三性”,教育的贫民平等价值才真正能够汇集众生。好的制度环境是通过促成U境教育场域发挥作用,坚守教育的民主平等价值。
第二节 “有 — 无”联结意识薄弱的常态(高脚杯型)
高脚杯型如实反映出小我先天容易迷失真我的常态,绝大多数人内心分离,没有意识到“有生于无”的联结需要,只有极少数人唤醒了“有”联结“无”的意识,内心不分离。待醒状态带有零星星光。表示只有少数人处于潜在的内心不分离状态,有待一触即发相遇未知的真我。
高脚杯型揭示的高危潜伏状态,也警示了一条变革路径:迷失于或超越于“下载”习性,是教育系统高危爆发或转向光明的敏感点。“有—无”联结意识的敏感性与U境教育场域生成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减速齿轮”改革优化教育生态,呵护生命的觉知力,成为促进意识转化的关键一步。
第三节 “减数齿轮”改革促成U境教育场域进化(蘑菇型)
唤醒“有—无”联结意识,场域中体验安全、无恐惧的养心氛围,是蘑菇型觉醒的重要标志。蘑菇型发展阶段,意味着U境教育场域开始生成,积极影响到个体或集体心灵觉醒,觉醒者增多,蘑菇肥硕的茎部透亮起来,虽然和无明者相比,觉醒者还是显得少些,但是已经占有相当的比例了,当然,待醒者仍然是多数。进入蘑菇型阶段,个体“有—无”联结的自觉意识和U境教育场域共同意识觉醒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减速齿轮”改革开始依靠U境场域进化的力量,深入影响到意识转化、诚信文化再生。
第四节 开放养心氛围:U境教育创造场域生成(葫芦型)
在葫芦型U境教育创造场域,大多数个体自在体验超越“造化三性”,变性转向悦性,和“源头”相联结的最佳自我充分显现,U境教育创造机制发挥,即“源头”滋养的“超越性发生”的原型运行畅通。
用高脚杯型、蘑菇型、葫芦型三个隐喻勾勒教育场域进化的发展阶段,其本质取决于人们在场内的自我觉知,“有—无”联结意识的敏感。三个隐喻形容个人或群体超越“造化三性”的三个发展阶段:
高脚杯型阶段:多数还迷失在“下载”层面,其后潜伏着反U毁灭危机。
蘑菇型阶段:进入U境教育场域,注意力场结构开始趋向“源头”变迁,养心氛围滋养共同意识进化。
葫芦型阶段:进化到U境创造场域,U底“源头”散发强大的创生能量,吸引大多数有无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