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当然从叔孙氏和孟氏在政变发生后做出的各自反应来看,除了“三桓”此前通过运作将三家子弟与“公族”混编以及各种具体利益的考虑外,鲁昭公的这次行动本身确实也有诸多不现实性。
首先,当时周王室的变乱已经持续整整三年了,盟主晋国不得不亲自下场组织包括鲁国在内的诸侯联合出兵干涉,因此绝不希望鲁国这个一向以稳定而著称的重要盟友再次出现动乱。
其次,从当时的六卿格局和两军将、佐配置来看,即便政变成功整个基本盘面的变化并不大,例如这样:
即仅仅杀死季孙,而提升“孝族”为代表的旧公族地位,这样两军也将分别由“桓族”、“孝族”执掌:
尽管这表面上来看是一个稳定的信号,但是不要忘记此次动乱的重要根源其实在于,成公、襄公、昭公三世逐渐累积起来的新兴公族急切需要更大的政治空间。而一个没有发生多大变化的政治格局必然不会让他们满意。因此一旦季氏失势,新兴近支公族势必继续这场变乱,将矛头直指相对温和的叔孙氏、子叔氏和家主年幼的孟氏,这样削弱季氏并不可能换来公室与“桓族”的长久和睦,所以叔孙氏的家臣和子弟才会敏锐地一致认为“无季氏,是无叔孙氏也”。
那么当昭公一党决心流亡齐国的时候,他们的选择是否就真的有前途呢?从表面上看,齐国的军事实力足够强大,齐景公也有意愿通过帮助昭公复辟达到控制鲁国的目的,同时也与其希望强化君权而削弱卿、大夫势力的主张相吻合。
从历记录上看,齐国曾经支持过卫惠公以及公子顽与宣姜所生诸子的复位(卫惠十二、鲁庄六、前688),之后也曾经支持卫献公一派的流亡,并最协助其得以返回卫国重新掌权(卫献三十、鲁襄二十六、前547)。不过前者是在强势的齐襄公、桓公兄弟先后在位期间,后者则主要是因为盟主晋国的支持。而现在齐景公并没有霸主的实力和地位,一旦其全力推动鲁国发生进一步政权更迭并导致内乱扩大,必将导致真正的盟主晋国的反弹。所以晋国的背后支持才是导致“三桓”在昭公流亡期间敢于与之正面军事对抗的真正原因,而齐国在没有取代晋国地位的前提下无法拥立昭公重返君位。
那么为什么鲁昭公不直接流亡晋国寻求支持呢?这可能主要是考虑到晋国此时正忙于运作干涉周王室动乱而不肯节外生枝,而且正在这一年夏季,季、孟的主要盟友叔诣刚刚在“黄父之会”上与晋人达成了鲁国出兵支持作战的约定,想必也已经通过利益交换稳定了晋执政诸卿与季、孟等家族的关系,因此此时流亡晋国将完全得不到其重视,更不可能支持其回国夺权。
因此齐、晋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才是最终导致鲁昭公长期流亡在外而无法回国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