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怎么说服,通过沟通,让对方心甘情愿地支持你?
2、大师级的说服:情绪上同意,理性上同意,越想越同意
3、说服为什么难:
①立场不一致
②你有你的道理,对方自有道理;你有你的计划,对方另有计划
③你试图用改变对方的立场
④你错了啊,我是对的啊(潜在意思:纠正、批判、批评)
4、什么是好的说服?
是“不说服”
5、《黑天鹅》塔勒布分享: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想赢,一种想赢得争论,他们从来不是同一个种人
二、说服的策略和技巧
1、说服的公式:
说服=排除阻抗+清除障碍+铺设缓坡
2、阻抗:对他人影响力的阻抗
①阻抗定义:是指潜意识树立起的防火墙,捍卫自己的立场和价值
②每个角色有不同的价值:
a、领导/父母:掌控感(这件事我拿不太准,特别需要您的判断)
b、下属/基层合作者:权威感(这件事我特别难办,只有请您帮我出出主意了)
c、孩子:自主感(你自己的意愿是最重要的)
d、伴侣:亲密感(对于我来说,你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e、老人:价值感(咱们这个家庭特别需要您)
f、跨部门同事:边界感(这件事是我的责任,我为它负全责)
g、老虎型:掌控感(这件事我拿不太准,特别需要您的判断)
h、孔雀型:认同感(你的...特别好,给我带来了很大启发)
i、猫头鹰型:逻辑性(我们先不下判断,先讨论逻辑/数据是最重要的...)
j、考拉型:稳定性(最重要的,是让这件事平稳进行...)
3、清除障碍:扫清对方执行上的障碍,从而支持你
【重点】确认、尊重对方的价值,找到共同利益(才能知道TA在捍卫什么)
①每个角色有清楚障碍的方法:
a、领导/父母:掌控感(上个请教,高频汇报)
b、下属/基层合作者:权威感(给他们足够的重视)
c、孩子:自主感(肯定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给方案)
d、伴侣:亲密感(让对方感受到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e、老人:价值感(主动创造机会,让老人帮点小忙)
f、跨部门同事:边界感(把责任边界说清楚)
g、老虎型:掌控感(给对方几个方案做选择)
h、孔雀型:认同感(用赞美给对方提供认同感)
i、猫头鹰型:逻辑性(提供足够多证据)
j、考拉型:稳定性(给对方营造安全感)
②乔布斯说服百事可乐的前CEO斯卡利加入苹果例子:
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和我一起改变世界
4、铺设缓坡:一步步、长期缓慢过渡(很多事情或时候没办法一次就能说服)
站一起听我说
听我说拿方案
拿方案试一试
5、不同角色例子:
①外公:找更有价值的事情替换他排队拿鸡蛋,完全没有说服的影子(切记避免直接否定TA原定的习惯或行为,这是直接否定TA原有价值观,会让TA树起防水墙)
②朋友:找到合作方副总潜藏的捍卫的价值,尊重和肯定对方的价值,挑战迎刃而解
③品牌负责人:强准备(沟通人的背景+本品牌的情况)+对方的决策考量点+肯定承认对方+替换方案(铺设缓坡)+用后续数据支持达成目标
6、所谓的偏见:只是藏得更深一点的动机
三、知识点小结:
1、核心:最成功的的说服就是不说服(即不改变对方的方案或观点或价值)
2、公式:说服=排除阻抗+清除障碍+铺设缓坡
3、工具:
①排除阻抗的常见话术清单
②排除障碍的方法清单
4、捍卫对方捍卫的价值,赢得对方的信任,再提供方案,一步步引导
5、小技巧:
提升说服力的大杀器:可视化手段 (图+文或 真实可视化场景)
四、学习体会
1、通过学习,真实体感到跟别人沟通,首先(也是重点)是尊重对方的价值观及捍卫的价值,而不是自说自话,这样费力不讨好,反而还会让对方竖起防火墙影响沟通;
2、说服中的清除障碍环节,每个角色和性格的风格不一样,所关注的价值很大差异,找到对方在意的价值,沟通才更有效;
3、以前自己内心特别抗拒去说服别人这个事情,一方面觉得没必要,第二方面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技巧,只能干巴巴从自己理解或角度说两句话三句话,起不了啥影响作用,结果是说了等于没有,遇到这种事情就觉得特别费劲,也很烦躁,从这次课程里了解到,有很多方式方式,学习,然后用新的方式方法替换自己大脑旧有的网络神经元,相信自己在这方面慢慢也能灵活自如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