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常常是一个或者几个学生代表回答。有些学生思考了但思考什么?怎么思考?思考到什么程度?我们无法知道。这样有些学生直接游离在课堂之外。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中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和他们的思考呢?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小小便利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小小的便利贴成了思考和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工具。每一名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便利贴上,小组成员之间展开讨论,讨论时将所有的便利贴放在一起,每位同学都能看到每张便利贴上的内容,小组讨论后标记出作为小组结论的文字,进行小组汇报。这样 的合作每个人的想法都成为小组合作的“基石”,这样课堂上的讨论学习变得真实可见、充分高效。
课堂还给学生,思考被呈现在便利贴上,同伴都能看到,互相讨论、改进、完善。每一名学生都在小小的便利贴上呈现出思考、吸纳和成长。课堂中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考,每一份思考都是有价值的。借助便利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通过简单的关键词可视化后,在小组内进行展示交流,课后进行反思,进而获得成长。课堂活动中的小组合作过程,学生沉浸在教师设计的巧妙任务中,所以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一个好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其次是定好规则,最后要做好反思评价。组评、全部评、师评,这样多维度评价有益于整个小组直至全班的共同进步。
课堂上注重学生的体验,需要教师放慢速度,给与学生足够的时间。课堂教学主体是学生。教师作为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应该基于真实学情开展教学活动,着眼于辅导、激发、促进学生的真实学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教师通过整合活动任务,限时课堂活动,平衡学生活动与课堂容量。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参与课堂学习,可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