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查了一下这本书第一次出版于1977年,至今为止过去了45年。奇怪的是读起来却没有很强的年代感,可以说里面的观点仍然是教育界的明灯,熠熠生辉。这就是所谓的经典吧,常读常新,永远不过时。
读了前十章,我感触较深的是这几点:
1.因材施教。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之所以出现学习落伍的学生,是因为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不同,不能把教育和教学的所有规律机械地运用到所有学生身上。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个学生在此刻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教育技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里面提到的帕夫雷什中学两位数学老师的分组方法也遵循了因材施教这一原则,正是这一点,也打破了我的认知。我在班级里分组,每一组包含各个层次的学生,期望在小组活动时,师傅带徒弟,帮助后进生进步。而这两位老师的做法是同一层次的学生放一组,便于留不同的针对性的作业。这也许是一个新思路。
2.注重读写。苏霍姆林斯基多次强调读写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无论是他的“第二套大纲”,还是对“后进生”的工作,秘诀都是读写。我明白读写能力对一个的发展有多重要,但点醒我的是对“后进生”改善的方法。在我的认知里,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读书,丰富自己的头脑,但所谓后进生,他们需要做的是不断巩固那些尚未掌握的知识才是王道。但苏霍姆林斯基说,把学习仅仅局限于背诵必修的教材是特别有害的,这种做法会使他们养成死记硬背的习惯,变得更加迟钝。最有效地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