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译文
刑部张保雍担任汉州知州的时候,四个小兵深夜来到衙门,检举揭发两营士兵要阴谋哗变。
当时的公务员都惊诧万分,张保雍从容出来,直接将这四个小兵拿下,并指责他们诬告,没有追究其他人的情况。
等到天亮的时候,就已经查清了状况。
原来是这四个人和别人密谋,只要得到了装备以后就立刻反叛。于是张保雍就将参与此事的九个人当街处决。故事出自舍人曾巩撰写的神道碑。
按:张保雍之所以能够发现这四人的阴谋诡计,就是因为如果军队成组织的哗变,怎么只有四个人跑过来检举揭发呢?如果军队没有哗变,又何必大半夜的跑过来检举揭发呢?之所以直接将他们抓起来严刑拷问,把他们定成诬陷九十考虑到士兵们的情况,打算将这个事压制下来,最后弄个不了了之。
这张保雍不仅仅是善于发现敌人的阴谋诡计,还善于处理实务。
丞相王晦叔担任益州知州,又士兵深夜前来检举自己的将军阴谋作乱。王晦叔仔细审查以后,就立刻发现了端倪,将这个士兵斩首了。这个故事和上一个故事差不多,所以附在后面。故事出自龙图阁学士尹洙撰写的神道碑。
02
原文
张保雍刑部,知汉州。四卒夜叩府,告禁兵两营变。佐吏骇惧。
保雍徐出,械四卒掠之,趣作诬状,徇两营。
至明,鞫得实,乃四卒与伍中谋,幸授己甲,因即以叛。遂及同谋者九人弃之市。见曾巩舍人所撰神道碑。
按:保雍所以察其为奸者,军若已变,则告者何独四卒?军若未变,则何用夜叩府告?其械而掠之,趣作诬状者,盖虑军情因此不安,欲徇两营也。
此不惟善察奸,抑亦善处事矣。
王晦叔丞相,知益州。有卒夜告其军将乱。晦叔覆状,立辨其伪,而斩之。与此事颇相类,故附着焉。见尹洙龙图所撰神道碑。
03
补
张保雍:宋朝真宗时期官员,官拜两浙转运使。
王晦叔:即王曙,字晦叔,北宋真宗时期的宰相,封太原郡开国公。他被称为“辨奸断狱,为时良吏”。
尹洙:北宋大臣,因为为范仲淹说话被贬谪。他被称“为内刚外和,博学有识度”。
04
感
呃,这两个故事的推理过程稍微有点武断了。因为如果他们说的是真实可信的,那么这个事的后果有点不堪设想。窃以为正确的做法是,得留有后手。就是说,如果这个事是真的,我应该怎么应对。
能干出告密这种事的人一定不多,两个营四个人我到觉得还可以。后一个例子一个人来检举揭发我也觉得没什么问题。
他们判断这个事的真假应该还有别的原因。
就拿王晦叔来说,这个人被比作张咏,可见其作风。他在四川杀的人太多,所以,他应该非常朱异军队的动向。所以,他更容易能够察觉举报之人的问题。【绳盗以峻法,多致之死。有卒夜告其军将乱,立辨其伪,斩之。蜀人比之张咏,号“前张后王”。】
Ps:第141是以前收录过的,在“116崔黯搜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