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有殷天乙汤孙师虎父
就在鲁昭公一行经过漫长的沟通与等待终于得以与晋国就“郠之役”(昭十、前532)成果的分配问题达成一致并返回鲁国的当年(昭十六、前526)春季, 已经在位二十二年、并曾经公开喊出与霸主晋国要“与君代兴”的齐景公,公然进行了一次颇为成功的远征:
……十六年春,王正月……齐侯伐徐……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左传.昭公十六年)
一般公开的官方资料咸以为蒲隧之地在今江苏省睢宁境内,此虽缺乏直接证据,但是能够迫使徐国主动求和,想必至少也应在距离徐国都城(今江苏省泗洪)不远的地方,在此我们参考一下齐景公此次南征的示意图。
如图:齐师沿沭水经莒国境内南下(蓝色自北向南路线),期间得到莒师和郯师的增员,到达泗水下游的蒲隧。四年前刚刚在楚灵王派五帅围困(昭十二、前530)之下遭到重创徐国见其他淮夷部落纷纷倒向对方,于是也不得不向齐侯屈服。于是齐、郯、莒、徐等国在蒲隧结盟,齐景公短暂地占据了这个势力真空。对此局面鲁上卿叔孙婼只得发出“诸侯之无伯,害哉!”的哀叹,也即晋国完全没有履行其“侯伯”的职责,坐视齐国控制了淮夷诸邦。
当然造成这一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首先,齐国得以顺利通过莒疆,受到极大刺激的鲁国恰恰是始作俑者,正是因为鲁国不断入侵和削弱东南方向的莒国,并占据了整个沂水中游原属莒国的广大疆域,才导致莒国被迫依附于齐国。而齐国恰恰是利用被削弱的莒国发生的内乱才连续两次拥立国君(昭一、前541立著丘公去疾;昭十四、前528立共公庚舆),并保护了流亡的郊公狂,进而彻底控制了莒国的内政,莒国也从此脱离了晋国从东方对齐国的包围体系。
其次,楚国由于“乾谿之难”(昭十三、前529)遭到惨败而暂时放弃了对淮河下游徐国等淮夷部落的控制,并一度失去了淮河中游的重镇州来(昭十四、前528)。不过从楚平王的言论来看,后来还是利用吴国改变战略方向而侥幸重新将其占领,但是暂时无力继续向下游进军了:
……吴灭州来。令尹子期请伐吴,王弗许,曰:“……州来在吴,犹在楚也。子姑待之。”……(左传.昭公十三年)
到了楚兢平王十年(昭二十三、前529),吴国就不得不再次重新派兵试图攻占州来了:
……吴人伐州来,楚薳越帅师及诸侯之师奔命救州来。吴人御诸钟离。子瑕卒,楚师熸……(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如图中红色路线所示,吴“州吁王”僚即位后,吴师主力退出淮河流域,转而将战略重心转向长江下游沿岸。从州来的不断易手可见楚、吴两国都一度丧失了对淮河中游的控制,此导致已经被严重削弱的徐国一度获得了相当程度的自由,而齐国恰恰是利用这个机会暂时填补了这个空白。
最后,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其实就在于霸主晋国,在荀吴(中行穆子)掌握了军事主导权后,其一直坚持将战略重心放在对白狄鲜虞诸邦方向,导致暂时放弃了在东方利用莒国包围齐国的计划,也不再谋求与吴国在淮河下游诸淮夷部落会师,此方向选择上的变化导致鲁、杞等国在晋国整体战略体系中的地位迅速下降,也即叔孙昭子所谓之“诸侯无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