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带班》第六章“抓常态课”第5点“常态课要脚踏实际”主要强调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常态课的质量,而不是只注重公开课或展示课。常态课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教师需要在常态课中落实教学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确保每一堂课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有效的教学方法。同时,教师要通过常态课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提升教学能力。
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我深刻体会到常态课的重要性。常态课是教师日常教学的主阵地,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知识掌握程度。以往,我可能更多地关注公开课的设计和展示,但在日常的常态课中,有时会因为时间紧张或教学任务繁重而放松要求。通过学习管建刚老师的这一观点,我意识到常态课才是教学的核心。
在实际教学中,我开始更加注重常态课的设计。每一堂课我都明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有所收获。例如,在教授数学课时,我会提前准备好课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我会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个知识点理解困难,我会放慢讲解速度,甚至通过小组讨论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此外,我也更加注重常态课后的反思。每堂课结束后,我会思考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某个环节是否设计得不够合理,某个问题是否没有讲解清楚等。通过反思,我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使常态课的质量逐步提升。
总之,管建刚老师关于“抓常态课”的观点让我明白,常态课是教学的基础,只有把常态课上好,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学业水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重视常态课,努力让每一堂课都成为高质量的教学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