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第一模块攻读心得

如何体现生本课堂?看了王绪溢博士的书,豁然开朗。

一、有效方法辅导思考

经过教师和出版社编辑人员等专业人士所编辑出来的PPT或电子课本,通常非常忠实地呈现教科书内容,课堂表现方式则以教师讲述的方式行之,其本质上仍是由老师向学生单向传输知识那么如何让学生表现出他们的思维和学习状态呢?显然,老师要有一些有效率的方法让学生把学习所得的内在思维表达出来。

二、注重课堂生成

教学可以称为“生成性课堂”,所有教学与学习使用的素材都来自课堂生成,学生不仅是教材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正因为教材来自学生,所以和他们的认知理解程度更为接近,也更能创造好的学习效果。学生从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引导他们建立整套问题解决的逻辑甚至能够自己设计问题,这才是一个好的数学课堂。「从教师为中心走向学生为中心,其实是一件蛮难的事,需要放下“执念”、闭上嘴巴,然后让学生成为课堂里的主演!

三、少才是多,无才能有,慢才是快

”Less is More”,教师经常提醒自己占用时间少,学生时间就会变多;说的话少,学生说的就会变多;提示给得少,学生思考就会变多,进而深入。「少才是多」既是一项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哲学。「无才能有」。老师刻意的「无」,滋养了生成性课堂的肥沃土让,使学生「有」了持续不断产出学习素材的机会,学习才能得以生长茁壮。「慢才是快」。教师必须让学生在基础单元或基本的教材内容学习上有充分的时间来学好。唯有让他们把根基打好,才能顺利推进后续艰深内容的教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