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一下2.3《给蜗牛建个“家”》教学反思+说课比赛培训心得体会

《给蜗牛建个“家”》教学反思

一、优点

1.情境导入有趣:以“小蜗牛迷路了,我们如何帮它安家”创设问题情境,搭配生动的动画短片,迅速吸引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学生们主动分享自己对蜗牛生活环境的猜想,积极参与讨论,为后续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2.逻辑思维培养:在“设计蜗牛的家”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可选择的材料,如透明塑料盒、湿土、菜叶、树枝、苔藓等,让学生选择材料设计蜗牛栖息地。先思考需要有哪些条件,才组装,画设计图。

3.问题链清晰:在选择材料时,让学生分别说出选什么材料,为什么要选它,当回答不出来时,引导学生从“该材料生长在什么地方”来与材料的作用相联系,部分学生就可答出“苔藓”的作用。

二、存在问题:细节疏漏,深度不足

1.时间把控欠佳:由于学生对设计环节兴趣浓厚,回答问题非常积极,但很多又是重复的,浪费了部分时间,教学环节略显仓促。

2.总结拓展不够深入:课堂总结环节,对蜗牛与 其他动物、生态环境关系的联系拓展讲解较为简略,下次可进行优化。

说课比赛赛前培训心得体会

  培训中,唐老师对说课比赛的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到说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每一个环节都详细阐述了具体的做法和要点,为我理清了思路。在说教材方面,不仅要清晰把握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前后联系,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科学素养培养点,且一定要联系课标,还要大单元备课;说学情时,需结合所选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精准分析学生在学习该内容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已有基础,也要联系教材和课标;说教学目标要紧扣课程标准,体现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不能照抄,要自己思考。这些细致的讲解,让我明白说课不是简单地阐述教学过程,而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展现对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精心设计。

    还令人很受益的是王彬如老师和王爽老师现场展示的说课比赛全流程。两位老师台风稳健,语言生动,将说课的各个环节巧妙串联,用极具感染力的表达和精心设计的内容,为我们展示了优秀的说课比赛应该是怎么样的。她们的实验设计都非常巧妙,所展示的现场无生试讲环节也很精彩,并且对教学环节的精准把握、对时间的合理分配以及对细节的完美处理,都让我深刻感受到优秀说课的魅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