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学生在结构化的知识系统中提升学科思维品质及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素养水平。
1.什么是大概念
(1)大概念与跨学科大概念和学科大概念的关系
①大概念通常指数量很少的顶层概念。这些顶层概念跨越并模糊了不同学科的边界,我们称其为跨学科大概念
②跨学科大概念在多个学科领域中都适用,能反映不同学科的内在统一性,相对稳定又普适于各种文化观念,比如,系统、能量、演变、模型和尺度等。
③地理学科大概念是指在地理学科之内,跨越了学科不同内容领域并模糊了不同内容领域边界的数量很少的学科顶层概念。它们是经过检验且位于地理学科中心位置的概念性知识,对广泛的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具有解释力,具有很高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是组织整合本学科许多一般概念、原理和理论的少数关键概念。地理学科大概念能揭示学科本质、整合学科知识、构成学科课程内容的骨架,并在学科各学段都具有可教性与可学性。
(2)大概念是个相对概念
大概念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大小的相对性体现在其统摄的内容范畴上。若统摄的内容范畴依次是地理学、中学地理课程、某单元、一课时,则大概念依次为地理学大概念、中学地理课程大概念、单元大概念、课时大概念。可见,大概念的相对性使大概念下有一个因统摄内容的范畴不同而呈现的多层级结构的概念体系。
(3)大概念是一种思想方法
用大概念可以整合大量地理事实性材料或众多具体地理概念、规律与原理,能很好地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的横纵联系,建构层级的地理认知结构,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大大提升学生对具体知识的理解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特别是在新情况和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4)大概念具有鲜明特点
在表述形式上,大概念重在揭示关系阐述观点
在统摄范畴上,大概念既能统摄连续性内容更能统摄非连续性内容
在功能性质上,大概念具有横断性,能跨越时间、文化和情境迁移
在教学组织上,大概念可以将已知与未来建立联系并从K—12实现进阶发展
2.什么是单元教学
(1)概念溯源
①单元教学是聚焦横断在各学科、基于儿童个体社会需求且具有社会意义的课题而展开的有目的的学习体验。
②单元教学表现的基本特征是用横断性的大概念来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用学习进阶的思维模式及多元互动的参与方式来展开学习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并产生社会意义。
(2)单元教学的类型
①单元教学内容可以按着学科逻辑和学习逻辑来组织。
②按学科逻辑组织的教学单元,根据其内容组织的视角,可分为自然单元、主题单元和大概念单元。
③按学习逻辑组织的教学单元,根据其学习任务的属性不同,可分为问题解决单元、项目学习单元、专项能力单元、特定任务单元等。
④不论哪一种单元教学类型,都可以组织成连续内容单元和非连续内容单元。
3.如何做大概念下的单元教学设计
①选择并确定单元的组织核心是单元教学设计的逻辑起点
Ⅰ明确单元教学设计的组织核心,并依据单元组织核心来架构单元内容线索和内容结构是实现有效单元教学设计的第一步。
Ⅱ一方面帮助学生将大量的具体事实和地理概念做有机整合,提升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力和迁移力;
Ⅲ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在地理事实与地理概念、地理概念与地理大概念之间的横纵向思维加工机会,学生可以站在证据与结论的视角展开充分的学科论证,提升其审辩式思维水平和创造力,以实现核心素养在学科教学中的落地。
②梳理单元大概念及概念体系是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所在
Ⅰ从学科大概念中分解出单元大概念
第一步,搭建学科大概念的基本内涵框架。
第二步,对学科大概念的基本内涵框架进一步解释。
第三步,将进一步解释大概念内涵的陈述句与单元教学内容建立联系。
Ⅱ从具体概念中概括出单元概念
③确定教学设计的思维展开路径是单元教学设计的落脚点
Ⅰ基于大概念理解的逆向教学设计路径
Ⅱ指向大概念建构的论证式教学设计路径
第一步,从具体的教学内容中建构概念图。
这个阶段教师需要做三件事情:
一是将单元教学内容中的地理事实与具体地理概念作出明确区分;
二是用地理事实支撑具体地理概念,建立推论关系;
三是将具体地理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用概念图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为后面概括大概念提供新的证据
第二步,从概念图中逐级归纳出大概念。将概念图中概念间的本质关系通过归纳概括的陈述句表述出来就是较大概念,逐级地进行概括表述就会得到数量越来越少、内涵越来越广的大概念。
第三步,设计与大概念一致的学习活动和评价内容。学习活动设计对于促进学生理解大概念非常重要。好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以学生为本,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有明确的学习活动目标并被学生所知晓;②活动能激发学生自然产生想探究的问题并深度参与到问题解决过程中;③活动能激活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识间的联系,帮助学生自觉地进行知识重组建构起大概念;④教学评价的设计能帮助学生自主优化和完善学习表现,以更好地建构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