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这次和大家一起读陶行知先生的书,其实源于之前的一个想法:学校把陶行知的塑像搬进了学校,我们也要把他的思想搬进学校。学陶研陶师陶,从而创新教育,“教学做合一”,所以,就组织大家一起来读了。在启读之前,刚好去整理书柜,发现在十多年前就买了两本行知先生的书,但具体的内容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次重新读过,也联想到这颗教育的种子似乎在十多年前就已种下了,现在才开始发芽,虽然很慢,但也很适宜。
感想
在这篇“信念篇 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中,收集了行知先生从很多面向来探讨当时中国的教育及新教育的模样、特点,以及改造、实施的经验、路径的文章、演讲。他们在多变的世代开创着新的天地(在“教育改进”那一篇中,谈到中国教育方针,仅民国成立之年来20多年,每四五年就会修改一次,教育方法的改进更是种类繁多),虽然过去近百年,但这样的先行者的思想仍具有价值,仍然有光辉在闪耀。而超越时代的局限,尤为让人感动的是其革新天下的精神风骨。
他在开篇的《新教育》就讲到“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要用新的学习、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虽然用“改造”这个词,在如今听起来是有一点权威去影响无权威的意思,或者是有创造者按自己的意图去改造对象的单向传输的意思,但在那个启蒙的年代,又是非常先进的了。
他的新教育提出“教育生活化,教育即生活”的口号,不是改良而是革新,所建立的“工学团”简直像极了今日之“共同体”。他提到的“教劳心者劳力,教劳力者劳心”,就是手脑并用,知行合一。他注重和鼓励创造,而且他还尊重“小先生”的创造,让小孩教大人。“处处都是创造之地,天天都是创造之时,人人都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令人振奋。行知先生言语中所透露出来的爱国情怀、民族情怀,而并非小情小调、私我惜叹,是实实在在“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非常值得我们当代教育者敬佩和学习。
他提到的“职业教育”,强调“生利主义”,我理解为能通过生产给带来群体带来利益利好,生养万物,利及众生。还强调职业教育教师应“取材于职业界之杰出者”,“自职业中来,既富有经验,又安于其事,再加以学术教法”,“非富有经验,不足以教生利”。这不就是妥妥的“双师型”吗?课程上“以一事之始终为一课”,不就是任务教学、项目教学吗?而且强调小班制,学生可以“试习”职业,再选择“有兴味之一科专习之”,强调人职匹配,因材施教,从而“国无游民,民无废才,群需可济,个性可舒”。
他思考和践行的“乡村教育”,扎根农村,与农业携手,尊重乡村现实,不以工业化为唯一标准,强调“教学做合一”,“叫中国一个个的乡村都有充分的新生命”。这样的思想,虽然是在当时农业国的大背景下的思考,但到今天仍然是珍贵的,还有人(如肖诗坚)沿着类似这样的路径行走着,成为一种自然教育、生命教育及文化教育形态。
有感触的原文
学校是小的社会,社会是大的学校。
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就是用新的学理,新的方法,来改造学生的经验。
“学”字的意义,是要自己去学,不是坐而受教。
新教员不重在教,而重在引导学生怎么样去学。
生活里起了变化,才算是起了教育的变化。我们主张以生活改造生活,真正的教育作用是使生活与生活摩擦。
生活教育者主张把墙拆去,我们承认“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有行动之勇敢,才有真知的收获。
由行动而发生思想,由思想而产生新价值,这就是创造的过程。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