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是对另一个人感受到的、想到的积极或消极事物表达理解。当我们表达真正的共情时,就与孩子建立了强大的链接。孩子会认为家长理解他的感受,会向家长敞开心扉,也愿意和家长合作。不必解决最初导致感受的问题。孩子会自己生出智慧和能量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一般不愿意选择共情的原因。1、与孩子有分歧,觉得孩子的痛苦是没有道理的 2、认为先解决问题才是最好的办法。3、忽视共情,认为共情等同于认同。3、进行快速而粗略的共情,立即转移到解决问题的模式。
共情和认同不是一回事,共情只是我理解你的感受或想法,并不需要认同这种感受或做法是正确的。认同和自己认为的一致的。
当孩子有情绪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共情、然后等待。给孩子时间去思考、回应。强烈的情绪会妨碍思考,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他们的头脑就会变得清晰,从而能够思考可能的解决方法。
共情的误区:1、轻视孩子的问题 2、道歉或同情 3、转移注意 4、尝试解决问题。
共情的能力需要练习,多掌握表达感受的词语。多问问自己:“我沟通的目的是什么?”沟通的目的是建立和孩子的链接。让孩子感受到家长对他的爱和认可。孩子渴望联结,愿意得到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