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这本书探讨了个人行为、态度和沟通方式等如何影响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
1、自我认知与他人对待的关系。
当一个人有清晰、积极的自我认知时,比如知道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且能够自信地展现出来,那么他人可能会更倾向于尊重和欣赏这个人。
例如,一个对自己的绘画能力有清晰认知并且充满自信的艺术家,在与他人交流作品时,会散发出一种自信的气质,他人可能会因此对他的作品和他本人给予更多的关注和认可。
相反,如果一个人自我认知模糊或消极,可能会表现出不自信、犹豫不决等,他人可能就会以相对不重视或不尊重的态度对待。比如一个对自己的工作能力缺乏信心的员工,在团队讨论中总是不敢发表意见,时间久了,同事可能就不太会重视他的想法。
而且,自我认知还会影响一个人对他人对待方式的解读。自我认知健康的人可能更能客观看待他人的批评或赞扬,而自我认知有偏差的人可能会过度敏感或过度解读他人的行为,从而进一步影响彼此的关系。比如一个内心自卑的人,可能会把别人一句善意的提醒解读为对自己的贬低。
2、不同行为模式引发的他人回应。
当一个人总是表现出积极主动、热情友好的行为模式时,他人往往会给予积极的回应,可能会更愿意与他交往、合作。
例如,在一个新的工作环境中,小李总是主动与同事打招呼,积极参与团队活动,主动帮助他人解决问题,那么同事们可能会觉得他很友善、易相处,也会更愿意与他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工作中也会更乐意与他协作。
而如果一个人经常表现出冷漠、自私的行为模式,他人可能会对其产生距离感,回应也会比较冷淡。比如小张在团队中总是只关心自己的工作,对他人的需求不管不顾,当他需要别人帮助时,别人可能也不太愿意伸出援手。
一个人具有耐心、善于倾听的行为模式,他人在与他交流时会感到被尊重,也更愿意向他倾诉,并且会对他产生信任。
比如小王在朋友向他倾诉烦恼时,总是耐心倾听,不轻易打断,给予理解和支持,那么朋友们会觉得他是一个可靠的倾听者,在以后也会更愿意与他分享心事。
3、如何通过改变自己来塑造更有利的人际关系。
——沟通方面
• 学会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清晰、准确且尊重地传达信息。比如之前总是说话含糊不清,让别人误解,现在努力组织语言,表达更有条理。
• 提高倾听能力,认真倾听他人说话,给予回应和反馈。例如以前总是在别人说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现在学会耐心听完对方的观点。
——态度方面
• 培养积极乐观的态度,传递正能量。比如以前总是抱怨,现在遇到事情先找解决办法,积极面对。
• 变得更加包容和理解,尊重他人的差异。例如以前对不同观点难以接受,现在能尝试站在对方角度思考。
——行为方面
• 主动关心他人,提供帮助。比如以前对同事的困难视而不见,现在主动询问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 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冲动和情绪化的行为。例如以前容易发脾气,现在遇到事情先冷静几秒钟再反应。
举例来说,小明以前在团队中比较自我,不太考虑他人感受,导致人际关系不太好。后来他意识到问题,开始主动关心同事的工作进展,倾听他们的想法,在沟通时也更加注意自己的语气和措辞。慢慢地,同事们对他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更愿意与他合作和交流,他在团队中的人际关系得到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