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与思考的方法。因此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应该减少掌控和主导课堂的时间,把空下来的时间让学生练习、合作与研讨。就如王绪溢教授所言,少才是多,无才是有,慢才会快。
二、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可以更好的推动高效课堂。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融合,使抽象知识具象化。如用视频展现历史事件、法律案件场景等,增强教学趣味性与直观性。同时课堂教学 互动形式更加多元化,比如借助希沃白板、麻吉星等教学工具,开展课堂提问、小组讨论、投票等互动活动,让学生及时反馈问题,提高参与度。
三、善用课堂好教材,推动高效课堂。信息化教学,什么样的教材才是好的教材呢?电子教材和课堂PPT都不是好教材。课堂教材的选取,应该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将教学素材聚焦于学生,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中心,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这种生成性的课堂教材才是好教材,才可以深化学生的内在思考与学习。
四、善用信息工具,激发学生深度思考。麻吉星的个人抢权和随机挑人功能,都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随机挑人和个人抢权。在课堂上都是一个人来回答问题,区别在于随机挑人是全体参与,个人抢权则是有意愿参与的学生才有机会。通常在遇到简单问题的时候,我会选择随机挑人,在遇到比较难的问题的时候选择个人抢权。关于使用什么功能,我们应该以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为准则。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个性化课堂,需要老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主动拥抱信息技术,引导每个学生深度思考,掌握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