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朦胧诗研究资料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线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
书名:朦胧诗研究资料 《迷途》 沿着鸽子的哨音 我寻找你 高高的森林挡住了天空 小线上 一棵迷途的蒲公英 把我引向蓝灰色的湖泊 在微微摇晃的倒影中 我找到了你 那深不可测的眼...
双桅船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道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
今天继续阅读《图画书这样读》的第三部分。前面我们了解了封面、前环衬、后环衬,今天我们再来说说图画书的功能。有人说图画书不就是看图说话吗?这样说也没错,但具体要怎么看,还是有...
怎样读懂一本图画书?也许有人觉得,适合儿童阅读的图画书,对于我们成人来说,不是小菜一碟吗? 其实,一本薄薄的图画书可以读出百种滋味,一幅简约的图画可隐含辽阔的世界,图画的读法...
我们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诺贝尔文学奖第一次来到东方路上读书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慕神,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印度家喻户晓的大诗人泰戈尔的代表作,新月集飞鸟集。 我每天。 把纸船一...
郑振铎在1923年译出了自己喜欢的泰戈尔诗集中的部分诗歌,因此, 国语版《新月集》问世了。他在译出的《新月集》中讲到:“它具有不可测的魔力。把我们从怀疑贪婪的成人世界带到香嫩...
虽然持这两个观点的人甚众,但我更支持洛克的“白板说”,每个人都是块未经涂画的“白板”,性格如何和接触的人、接受的环境、教育的内容有很大的关系。 古话所说的:“龙生龙,凤生凤,...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在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对人性的探讨与争辩达到了鼎盛时期。其中出现的性恶论、性善论等观点都被不同阶级和观点的人所推崇,人们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普遍...
《孟子》作为先秦儒家的经典,核心思想是“性善论”和“仁政说”,而仁政说的理论基础仍在于性善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性善的观点在孟子哲学中处于基石地位。重视对...
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句话: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王国维认为,词的境界有两种。一种是有我,是“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另一种是无我,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
前言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专门提到“境界说”,同时又说过,词有两种境界,一种为无我之境,一种是有我之境。 但是这两种境界,却不太好理解,什么情况是有我、什么情况下是无我呢?...
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 很多人听过这句诗,却不知道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诗名是什么。这首诗出自唐代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墙头马上的故事最早就是见于白居易的这首诗...
《桃花扇》一书,是明末清初孔尚任所著的一部戏剧剧本,从试一出<先声>到续四十出<余韵>,全本共四十二出(正文四十出),如果当做文学小说来看,可以看作是四十二个章节。 明面上,...
今天继续讲莫怀戚的《散步》,虽然讲的时间有点多,不过感觉这节课自己的目标感很强,对景物描写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讲到《散步》中的两处环境描写,写出了生机勃勃...
无论在现代文学还是在古诗中,有几种描写出现的不可谓不频繁:松树是坚韧的,梅花是孤傲的,兰花楞是无人也自芳,而大自然则是清新脱俗而又美轮美奂的。 但是,如果站在当今...
今天读完叶先生的清代词选讲,大概是对清代词人不熟悉,回头再翻看,书中讲到的李雯、吴伟业几人还是感觉很陌生,看来是要再读一下。我特别喜爱的纳兰性德并未入选此书,很是遗憾。...
叶嘉莹先生,衣钵顾准,乃钻研中国古诗词的大家学者。她的研习范围极广,从古之诗经至清之诗词,基本网尽了中国传统韵文的内容。 这本书讲清词,以先生在新加坡国大中文系《韵文选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