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2025-10-04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70

    我认为维特根斯坦姐姐的评语更加高明,可以说是一语中的。事实上,《逻辑哲学论》的问题也在于此。格雷林指出,它有一种“匀称、简洁和外观上的严格性,正...

    0.4 5 0 1
  • 2025-10-03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9

    1926-1928年,维特根斯坦辞去乡村教师的职务,回到维也纳,这期间他跟建筑师保罗恩格尔曼一起设计建造了一座房子,这栋楼保存至今,是保加利亚大...

    0.4 15 0 1
  • 2025-10-02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8

    话虽如此,逻辑实证主义者还是非常认可维特根斯坦的重要意义,1929年他们发表哲学宣言:《科学的世界观:维也纳学派》,把休谟列为先贤榜的第一人,把...

    0.4 12 0 1
  • 2025-10-01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7

    毫不夸张地说,逻辑实证主义者与维特根斯坦之间有点落花有意流水无情的意思。他们组织《逻辑哲学论》的读书小组,热情地邀请维特根斯坦加入,但是后者却始...

    0.4 23 0 1
  • 2025-09-30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6

    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相似而已,事实上,二者的哲学观非常不同,逻辑实证主义者是典型的科学主义者,他们把科学方法作为模板试图重新改造哲学,而维特根斯...

    0.4 19 0 1
  • 2025-09-29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5

    说到这里,我想做一个内容的回顾,大家有没有觉得逻辑实证主义的基本想法并不陌生,好像在哪里看到过?没错,远的有休谟,近的则是维特根斯坦。我们在休谟...

    0.4 16 0 1
  • 2025-09-28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4

    有的综合命题是“实际上可证实”的,比如“XX的女儿叫XX”,有的综合命题是“原则上可证实”的,比如石里克在1932年举的例子:“月球的背面有一座...

    0.4 14 0 1
  • 2025-09-27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3

    受维特根斯坦启发的逻辑实证主义者 在这些人当中就包括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石里克。1922年石里克来到维也纳,读到《逻辑哲学论》后,对维特根斯坦惊为...

    0.4 19 0 1
  • 2025-09-26 《哲学家的那些事儿》2162

    导语 192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结束6年,整个欧洲还沉浸在劫后余生、文明没落的情绪中,或许是为了给自己打气,英国数学家拉姆塞这样写道:“就思...

    0.4 25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