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新疆
  • 抽动症

    一、 中医视角下的抽动症 中医认为抽动症属于“肝风”、“慢惊风”、“抽搐”等范畴。其核心病机在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风动痰扰。 原因分析(病机) 1. 肝风内动(核心病机...

  • 为什么夏天身体容易“湿重”?

    中医认为,湿气是一种致病邪气,具有“重浊、黏滞、趋下”的特性。夏季湿气重,是外湿与内湿共同作用的结果: 1. 外湿(环境因素): 气候特点:夏季炎热多雨,空气中湿度非常大...

  • 一周看诊总结——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若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是一句流传已久的民间育儿谚语,强调适度喂养和穿衣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其核心思想是:避免过度呵护,让孩子保持适度的饥饿感和凉爽感,反而有助于增强体质、...

  • 120
    一周看诊总结——顺应自然

    从中医理论来看,人体随自然规律而盛衰。《黄帝内经》言:"年四十而阴气自半",至七十则"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此时眼耳功能减退,实为精气内守之象。...

  • 一周看诊总结——鼻炎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鼻炎并非单纯的鼻腔问题,而是全身气血运行和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尤其是与肺、脾、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以下是中医对鼻炎的种类、病因及解决方案的系统分析: 一、鼻炎...

  • 一周看诊总结——过敏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过敏属于“表虚不固,外邪侵袭”或“正气不足,邪气内扰”的范畴。中医认为过敏并非单纯的局部反应,而是全身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尤其与肺、脾、肾三脏关...

  • 120
    督脉灸

    从中医理论来看,督脉灸(又称“长蛇灸”“铺灸”)是一种通过艾灸刺激督脉及相关穴位的外治法,具有温阳通络、散寒祛湿、扶正固本的功效,尤其适用于阳气不足、寒湿内阻的体质调理。以下...

  • 120
    一周看诊总结

    今天来说说——“麻、木、胀、痛、酸”。他们是人体气血运行异常或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在表现,与经络阻滞、气血失和密切相关。 一、麻 - 病机:气血不足或运行受阻,不能濡养筋脉。 -...

  • 120
    这周精油高级芳疗师培训考试

    作为一名中医,我始终推崇“上医治未病”的理念——真正的健康之道在于防患于未然。遗憾的是,现代人往往等到身体发出警报才寻求医治,而这时调理的难度和代价已大幅增加。精油正是居家保...

  • 120
    一周看诊总结

    “35岁阳明衰”的说法源自《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女性生理周期的描述:“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这里“阳明脉”主要指足阳明胃经,是气血生化之...

  • 120
    一周看诊总结——“五十肩”

    这周讲下“五十肩”(即肩周炎,中医称为“肩凝症”或“冻结肩”)是中年以后常见的肩关节疾病,多发于50岁左右人群。中医认为其形成与体质、外邪侵袭、气血运行失常等因素密切相关,治...

  • 一周看诊总结

    这一周接诊患者中半数以上是辗转多处求医未果的患者。诊案堆积如山的背后,总让我想起《黄帝内经》那句"上工治未病"的警训。民间行医十余载,愈是通晓医理,愈觉肩头担子沉重。 【病案...

  • 一周看诊总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敬畏之心对待医学 本周接诊中遇到一位长期失眠伴心悸的患者,虽表面证候似心脾两虚,但舌象显示湿热内蕴,把脉后,当辨证出现矛盾时,我说我需要看你早...

  • 120
    一周看诊总结

    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计较得失,就可以不处了,因为有了计较。如果能多想想对方的好,自己的不足,那就世界和平了。哈哈…… 境界比大部分人高证明还不高,比所有人高才会和光同尘。 有...

  • 120
    一周看诊总结2/24-3/2

    人生在世,不如意十之八九。所以,不要追求完美,追求完美会影响身体,比如结节。所以要求缺,要知足常乐。但不是不上进哈。 有很多事情能够聊愈。没有错别字哈,是聊天的聊。但你得找对...

  • 120
    一周看诊总结25/2/17-2/23

    要想改变一个人有多难呢? 想想要改变自己要多难,改变别人更难。我们的个性,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要改变是很难的,所以不要整天想着改变谁,有句话说的很好,谁难受谁改变。适用任...

个人介绍
我是一名小中医。喜欢传统文化。我写的如果恰巧你喜欢,那么特别好。如果你不喜欢,那也很正常。欢迎留言,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