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120
    一桩校园丑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可怕的阴谋

    这篇写于2016年的小说,有一半是虚构,有一半是真实。两部分一结合,便构思出了一个圈套和阴谋。 在这篇小说里,我批判了学校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也揭示了城市和乡村两种文化的对抗...

  • 曾经我叫张壁洞

    (独自闲坐,思绪飘飞,不经意间便回到过往。我惊叹于自己的记忆仍然顽强,即便过去几十年,童年、少年的那些事还历历在目。 就这样,我从一位小学时的老师开始,想起了自己一个早已遗忘...

  • 120
    陆贾和贾谊,不同的处事态度造成不同的人生结局

    陆贾是一位善于保全自身的人,所以在吕后当政期间,他及时隐退,远离是非中心。然而,当政局面临危机,他又及时挺身而出。西汉开国后,治国问题显得越发紧迫,自古伴君如伴虎,陆贾深知刘...

  • 120
    职场最大的潜规则,其实就两个字

    有翻阅过《资治通鉴》这部书的人一定记得开篇的这句话:“臣光曰: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

  • 120
    被误解的《金瓶梅》,讲透成人年的那些心底事儿

    近些年来,我发现自己在阅读上已经养就了一副挑剔劲儿。有些书,不论别人评价有多优秀、卖的有多火或是豆瓣评分有多高,我一旦看上几页,发现这书实在不对我的胃口,即使硬着头皮也终究看...

  • 120
    从“庖丁解牛”看怎样学习数学

    “十一”假期,因疫情不能外出,在家陪儿子温习功课便是唯一重要的事。不知是遗传还是家庭氛围影响,儿子自小爱好阅读,无论什么时间、什么环境,只要有一本书,他都能自得其乐,如痴如醉...

  • 120
    回归初心,汲取阳明心学的无穷力量

    近月习读《传习录》,似有所悟,然提笔又无从着落,自思尚未领会先生之说,可谓“即之若易,而仰之愈高;见之若粗,而探之愈精;就之若近,而造之愈益无穷。”如先生言,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 小说《列车上的母子》

    在第四节车厢,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斜靠在临窗的位置上,坐在旁边的是她儿子,母子俩占据了这条三人座椅。虽然车厢内并不拥挤,却也没几个空位,列车一旦在途经的站台停下,新上的乘客总会...

  • 120
    跑马随想

    喜欢跑步的人,参加马拉松是一种很有必要的体验。这跟十年寒窗参加高考、学习职业技能考取证书不是一回事,严谨点说不具有普遍上的共性。除开专业运动员,绝大多数跑者更享受跑步的过程。...

  • 120
    张茂彬:“996.ICU”是一场不得人心的闹剧

    最近一段时间,“996.ICU”成了热门话题,各路人马纷纷杀入舆论场,使这个和煦的春日平添了一份忙乱和喧嚣。其中有打苦情牌的,有打温情牌的;有情绪激越的,有机智解围的;有严阵...

  • 关于金庸、古龙,以及我们的武侠时代

    10月30日下午七时许,在拥挤的深圳4号地铁上,惊闻金庸逝世的消息,我不禁感慨良多。按理说,三十多岁的男人,对武侠的沉迷早应该成为一个美好的记忆,然而,我始终发现,武侠从未离...

  • 小说:你给了别人机会

    他说这完全是一个巧合。 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住同一间宿舍,周末了一起逃离校园去超市购买日用品,甚至都有晚自习后在树荫下闲逛的癖好。在单调而紧张的高中三年,能交到这样的朋友并不容...

  • 写作困境和转型

    在文学创作上,我经历了太多的挫折。 总的说来,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从初中时沉迷于这点兴趣到2010年前后,我写得比较随意,也比较快,那时有强烈的创作冲动,然而因基础较弱,我逐渐...

个人介绍
民盟盟员,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传统蒙学研究会会员,专注企业文化实战研究。已发表各类文学作品100余篇,著有长篇小说《清明》《出奔》、短篇小说集《说走就走》等。自媒体:自在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