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河南
  • 120
    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冬天要是阳气没守好,被寒气伤到了,到了春天就容易得传染病,像流感之类的。 三九灸在补阳这方面效果特别好,就像给身体的阳气打基础,来年春天阳气能顺利生发,那些病菌就不容易找上门...

  • 120
    “三九”时间表

    “三九灸”是冬季“三九”中的一种独特灸疗技术! 三九:即从冬至当日开始,每九天为一九,连续三个九天,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正所谓:夏养三伏、冬补三九,三九灸是夏病冬治的好时...

  • 120
    咽炎艾灸

    咽炎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可能发病,但与流行性感冒类似,咽炎也有个高发期,秋冬气候干燥之时即为咽炎高发期。 中医称咽炎为火烧喉咙,急性期咽部充血明显,表现为发热,咽痛,吞咽困难。延...

  • 120
    立冬补肾阳:白萝卜羊肉汤

    冬天有两个吃羊肉的好时候,立冬和冬至,这两天补肾效果特别好。 为什么冬天要重点补肾呢?因为天冷和肾的关系最密切,寒气容易伤肾的阳气。 羊肉是冬天的温补好物,性温热,能补气血、...

  • 120
    上火

    人体是个圆,腰腹部是上半圆,腿就是人的下半圆,如果不灸腿,气血就不能形成完整循环,单灸腰腹部,气血只在上半圆局部打转,气血就没有往下走的引导,特别是在你的上半圆灸量过大、经络...

  • 120
    阿是穴配穴

    任何一个学习艾灸的人,接触最多的肯定是阿是穴,阿是穴就是我们常说的患处,是疾病发生,产生外在反应的地方。 阿是穴范围十分广泛,既包括酸麻胀痛等精神上的感觉,也包括斑点,湿疹,...

  • 120
    循经取穴

    人之为病多以气滞血瘀,经络阻滞为主,结合经络的“是动”与“所生病”证我们在配穴上还是应该以尊重传统的循经配穴为主的原则。但决不局限为一条经的穴位,而是扩大到以治疗经络的病理实...

  • 120
    艾灸配穴基本原则

    调脏腑气血 调脏腑气血是对人体的整体机能调节进行深化,也就是在配穴时必须抓住矛盾的要点,而不被要表面的疾病现象或局部病象所纠缠。不管什么症阴阳失衡,则是病理的实质,阳盛则阴病...

  • 120
    不盲目艾灸

    艾灸不配穴,就是盲目地艾灸! 《针灸精义》中说:“不知穴之配合,犹如巅马乱跑,不但不能治病,且有使病机变生他种危险之状态。”如果配穴恰当,取穴准确,疗效也会提高。如配穴无章,...

  • 120
    关于灸感

    艾灸有不可替代的独立理论和实践体系。多实践,多体验,身体自然会一天比一天好。 在灸感初阶,是肉身在排病,恢复正常新陈代谢,按我的配穴法,无需考虑什么时辰艾灸最好,只需要关心艾...

  • 120
    怎样艾灸,才更容易获得灸感2

    避免重复取穴,产生抗灸性 很多小伙伴艾灸,只会采取固定的穴位埋头灸,不能随身体变化而辩证调整穴位,这样会导致一个后果:经络可产生一定的“抗灸性”,所以建议大家定期辩证换穴位艾...

  • 120
    怎样艾灸,才更容易获得灸感呢?

    艾灸有灸感,那当然再好不过,只需坚持艾灸即可。始终没有灸感的小伙伴,也不用灰心,因为在这些地方,你也许还有改进的空间! 1、一定要持续艾灸、规律艾灸 首先我们要知道,灸感的出...

  • 120
    没有灸感,是不是艾灸不起作用2

    2、艾灸手法的不同 灸感的产生需要操作者熟练的手法和稳定的心态,用以保持艾灸时均衡持续的火力,因为如果火力中断,已经出现的感应也会减弱、退缩、消失。 操作者急躁生疏,还会影响...

  • 120
    没有灸感,是不是艾灸不起作用?

    当然不是,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灸感反应也不同。 刺激量的蓄积、年龄与性别的差异、个体素质的不同、时间和环境的影响、操作者的态度和信心等,都会对灸感产生影响。 其中主要的...

  • 120
    施灸三个时期

    根据灸感的不同变化,可将施灸过程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为灸火循经: 多表现为透热、扩热、传热三种热感现象,这表明体内的经气被推动循环起来了; 第二时期为正邪相搏: 多表现为...

  • 120
    常见的灸感类型2

    五、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 如灸肾俞穴,能感觉腹部肾脏处热热的; 六、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

  • 120
    常见的灸感类型

    一、透热 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如灸中脘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 二、扩热 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

  • 120
    灸感

    灸感的发生是在艾火物理与药理的双重作用下,使体内的经气被艾火激发和推动,经气在运行的过程中与病灶的邪气相搏,和邪气外泻而引发的一系列灸感现象。 这些现象是艾火循环和经气与病气...

  • 120
    动三处

    1、揉耳 中医讲:肾,开窍于耳,经常做捏耳动作,有助于益肾填精。 双手搓热,用拇指和食指搓揉耳廓2-3分钟即可。 2、按脚 因为脚底的涌泉穴可入肾经,所以,经常按摩涌泉穴可以...

  • 120
    喝三水

    1、枸杞红枣茶 日常生活中,可将枸杞和红枣进行搭配,泡水,代茶饮用。 枸杞,性味甘平,具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作用。其自古就是补肾的良药,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能滋阴,护...

个人介绍
文字是有灵性的,与其说巧遇的是一段话,不如说偶遇的是一个与我相似的灵魂。是你吗?
我,70后,中医执业医师,手工悬灸传承者,小时候喜欢写作,中断多年,2022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