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宇宙众神的角度, 人类其实就是脚上还沾着泥土的神,身上沾染的油烟气味掩盖了神灵的圣洁的光芒。 或许他会清洗干净,或许不会。 可一旦清洗后,他的身体就会迸发出与神相匹敌的力量。
站在宇宙众神的角度, 人类其实就是脚上还沾着泥土的神,身上沾染的油烟气味掩盖了神灵的圣洁的光芒。 或许他会清洗干净,或许不会。 可一旦清洗后,他的身体就会迸发出与神相匹敌的力量。
【0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束脩」在过去被解释为十条干肉,孔子要求他的学生,初次见面时要拿十余干肉作为学费。后来,就把学生送给老师的学费叫做“束脩”。 ...
【06】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这段话解释起来比较简单,“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藉,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但是怎么理解呢? 「道」...
【05】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虽然自己的志向高远,有志于成为一个普济众生的“传道者”,但是到了春秋晚期,各国社会已经积重难返,自己虽然志向高远,可是依...
【04】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一肩挑尽古今愁,忧国忧民忧天下的孔子在家闲居时却仪态舒展自如,神色和乐会悦,过着无忧无虑的个人生活,完全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样一副愁眉苦...
【0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为什么要做一个传道者?孔子对当时的社会进行诊断后,认为各国的为政者存在者: 第一“德之不修”,这是内...
冬尽,春已来, 流水渡春寒, 夜已悄半, 蛰虫暗伏鸣渐, 待花开。
【0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作为一个传教者——一个勤勤恳恳的教育家,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是“默而识之”,虽然是“述而不作”,但是如果没有丰富...
【01】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自己只是一个传教者,所有传播、教学的内容没有一样是自己创作、杜撰出来的,自己是笃信并且喜好古代贤人...
现在已经深夜了,急诊病房的留院观察室内也回复了不太嘈杂的安静。 走道上横七竖八地摆满了医院内租赁的共享陪护床,这是一个好项目,橡皮革制的折叠式陪护床,一晚上从前一天的18:3...
不到医院,不知道生命的脆弱。 看着一个个各色的人来来去去,无论你穿着是否光鲜,你的相貌是否美丽,在疾病的面前,都黯然失色。 我是在腊月二十二陪着母亲来到急诊室,看到排着的一堆...
【28】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每个人都...
【27】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一篇章中所谈的都是道德修为的问题,冉雍、冉耕、颜回、闵子骞、澹台明灭、孟之反这些人属于道德品行比较高的,只可惜鲁国的政...
【26】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根据《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
【25】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一个真正的君子,如果能够做到,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以及对社会、世界的认知和感悟,并且用...
【24】宰我问曰:“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子曰:“何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宰我算是孔门中的刺头,也是一个“聪明人”,思想活跃,对...
【23】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gū),古代盛酒的器具,其大小、形状、容量、质地等在周礼中有严格的规定,可惜到了春秋时期,这种盛酒的器具做的也越来越不规范了,所以孔...
【22】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 齐国跟鲁国之间有什么区别?这要从几个角度来看。 第一,从历史渊源方面,齐鲁两国是周朝初期为了稳定东部而分封给姜子牙和周公二...
【21】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就像《资治通鉴》中司马光说的“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