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看望住宿的大姑娘,就总要在朋友家停留,美餐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住上一晚,蹭吃蹭住,却自在的如同自家。朋友待人热情温和,骨子里的善良无疑是母亲的传承。 朋友的母亲,七十多...

每次去看望住宿的大姑娘,就总要在朋友家停留,美餐是少不了的,有时还要住上一晚,蹭吃蹭住,却自在的如同自家。朋友待人热情温和,骨子里的善良无疑是母亲的传承。 朋友的母亲,七十多...
央视一姐董卿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诗词大会”,于是唐风宋韵又一次走向巅峰。我们高二的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上得恰逢其时。于是,作为语文老师的我,突发其想,我们也来凑凑...
2017,开启简书写作。其实,也称不上写作,只能算是写字。写几个颇能代表心意的字,抒几段还不算造作的情。 认识简书,缘于一位文采斐然的小书友。看到她在简书上发表一篇又一篇奇思...
余华的《第七天》在面世之初,就引发了人们的争议。批评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有人质疑他的语言风格,有人声讨他的叙事模式,更多的人则把目光盯在了他的现实性上,说他只是“新闻串烧”。...
《归来》的阵势颇为宏大:张艺谋执导,巩俐、陈道明主演,还有若干大腕助演。已经好长时间不看电影的我也因了这阵势而去一睹为快。不失所望,一流的导演、一流的演员,让你在平平淡淡中感...
自2004年《狼图腾》出版以来,批判的声音就四处响起。有人指斥此书过多张扬狼性,有人指斥此书丑化了农耕民族,甚至于有人批评此书政治倾向有问题。但越是有争议,就越是有价值。况且...
(一) 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才读完了《南渡北归》大字版六本书,几百万字,我日日穿梭于其间,不能说是与大师们同呼吸、共命运,但撞击我心灵的东西太多太多,除了对大师们视学术为生命...
继《活着》与《第七天》后,我又读完了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这是一部与《活着》一样,通过小人物的艰难生存来展示中国历史发展的小说。两位主人公在困难面前,都是用尽全力地抗争。不...
又一部池莉文集《致无尽岁月》,就着温和的灯光,渐渐地浸入了我的心脾。她的作品于我有着极大的诱惑力,也总让我产生书写的冲动。那种隐隐的忧伤郁积在我的胸口,仿佛我就是池莉笔下那些...
常常会忆起旧地小区里的那对老夫妇:一个走路踉跄、说话含糊的老妇人,一个老实厚道、时时微笑的老爷子。 小区里来来往往的人很多,那对老夫妇却是小区里最美的一道风景。一年四季,只要...
近来听到太多死亡的讯息,生命有时就如玻璃做成的杯子,一不留神,便成满地的碎渣,再也拾捡不起。 一小学同学,老实勤苦,据说承包了几百亩地。暑假刚听母亲说他病了,我以为只是难治的...
春节,全国上下喜迎新春,各路大神从四面八方涌回故乡。于是,有好事者,微信群里振臂一呼:聚会。响应者云集。大大小小的聚会便接踵而来:高中聚、初中聚;文科聚、理科聚。据说还有小学...
初读《妞妞》 世界上最可爱的莫过于婴孩娇嫩的脸庞,而最残忍的莫过于是看着其生命的过早流逝。一个刚刚嗅到大地芳香的孩子,在生命极其有限的岁月里,不是在等待成长,而是在等待死亡,...
很多东西,不做比较,就不知道好坏。文学亦是如此。 近来读了三本书,却品出了三个境界。 第一本是十二的《不畏将来,不念过去》,这是网上的一本热销书,给那些在爱情和婚姻中迷茫的女...
为人妻的日子已经算十七个年头了,而每逢过年,思家的情绪却异常浓烈。 北方农村的习俗,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陋俗。出嫁的女儿是不能回家过年的,等到娘家初五把旺火拆掉,女儿才能进门。所...
早就有了睡意,却迟迟不能入睡。楼下两口子打架的惊心动魄依然历历在目,拉架时的奋力与苦劝,搞得我现在还喉咙发紧,全身疲倦。 夫妻间有矛盾、有争吵,是很平常的事,何至于这么棍棒相...
走了七天,终于圆了我的敦煌梦。上大学时,第一次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我便神往于敦煌。骑着骆驼,背着水壶,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大漠,仿佛唐僧西天取经一样,要经历种种艰难险...
关于原生家庭的理论接触得多了,便对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很少有人会意识到成年以后痛苦的根源就在童年。 童年时期所遭遇的一切,在大人眼里都是微不足道的,以为幼小的孩子很难受到伤...
关于抑郁症的书,我读过两本。一本是李兰妮的《旷野无人》,一本是张进的《渡过》。李兰妮,一个癌症病人、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用自己的生命写就了一本书———《旷野无人》。她把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