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何要做蛋白互作?新手先搞懂 “研究意义” 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是指两个或多个蛋白质分子以非共价键为主形成复合物的过...

一、为何要做蛋白互作?新手先搞懂 “研究意义” 蛋白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是指两个或多个蛋白质分子以非共价键为主形成复合物的过...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原理 膜体系酵母双杂交原理为分裂泛素机制,泛素是一种小型蛋白质,能够标记目标蛋白以便其被降解,通过将泛素分为N-端(Nub)和C-端(Cub)两部分。两个膜...
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时,大家还记得往期介绍到的体外互作仪器检测技术(SPR、BLI、MST、ITC)吗?它能够捕捉分子结合的时信号、亲和力等关键信息。而分子对接则像拍下一张静...
大肠杆菌基因编辑的核心原理是精准识别并修饰特定DNA序列,通过人工设计的工具(如酶、向导RNA等)打破细菌自身的DNA修复平衡,实现目标基因的敲除、插入或替换,本质是对细菌基...
一、酵母双杂交技术背景 酵母双杂交技术分为酵母核体系双杂交和酵母膜体系双杂交,二者均作为研究蛋白-蛋白互作的工具,具有简便、灵敏、可反映蛋白在活细胞内互作真实情况的特点,现广...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分子互作检测“金标准” 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是一种基于光学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体外仪器检测方法。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
“AI数字化文库筛选”提到这个词的时候大家是否有一点耳熟呢,小源以往在介绍“AI数字化助力大分子互作研究”中主要介绍到了其可用于蛋白-蛋白及蛋白-核酸的互作筛选,除了这两个方...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当我们在一片土地上连续种植一种作物的时候,即使在我们悉心照料下,作物产量每年都会逐年下降,同时还会出现品质下降、病虫害严重的现象。这种...
文章导读 发表单位:南京农业大学、苏州大学 发表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影响因子:10.1 发表时间:2025年2月19日 DOI:10...
植物激素是调整植物体生长发育、形态建成与逆境响应等的重要信号分子,植物激素通常在植物的特定部位合成,并通过维管系统运输至其他组织和器官来发挥功能,同时一些植物激素在细胞内合成...
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土壤分析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使测定结果如实反映其所代表的区域或地块客观情况的先决条件。采样前要进行现场勘察和有关资料的收集,根据土...
一、文章导读 发表单位: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中国农业大学、崖州湾国家实验室 发表期刊:Cell 影响因子:45.5 发表时间:2025年2月12日 DOI:10.1016/...
肥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让无数人痛苦又无奈,据《柳叶刀》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全球肥胖症人口高达10亿多人。在节食与运动的“苦行”之外,减肥药物开辟了新赛道,其...
施肥是影响土壤质量演变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最深远的农业措施之一,长期施用化肥可以保证相对较高的作物产量,但会产生资源利用率低、可持续性弱等对环境不利的影响,甚至导致农田生态系统功...
1.什么是花青素 花青素(Anthocyanin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水溶性天然色素,这类色素以糖苷的形式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的液泡中,是赋予植物花瓣、果实、叶片和种...
1963年莱萨姆(Skoog)从未成熟的玉米籽粒中分离出一种类似于激动素的细胞分裂促进物,并命名为玉米素,两年后在斯库格等人提议下玉米素改名为细胞分裂素(Cytokinin,...
本文内容速览: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此句描绘了菊花在秋季盛开,且盛开之后其他花卉都已凋谢的景象。从生物学角度,这句诗很好的反映了菊花作为短日...
文章导读 发表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发表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 影响因子:10.0 发表时间:2025年2月 棉纤维广泛应用于...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是以萤火虫荧光素酶(Firefly luciferase)为报告基因,以海肾荧光素酶(Renilla luciferase)为内参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