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我立了好几个目标,目标都不大,看上去都比较好完成。比如,每天行走一万步,每天泡脚二十分钟,每天写字十分钟,每天练琴,每天阅读一小时,每天写作500字以上等等。
截止8月底,这一年就要过去三分之二了。回看我的每日计划,计划中的事件,时而完成,时而空缺。但我欣喜地发现,有一件事每天都在做,那就是每天写作500字以上。这件事是我跟随小尘老师组织的“教育行走一起写吧”的“挑战300天写作”活动,今年六月初完成了第四期,第五期活动于今年8月1日开启,在中间空挡的一个多月我也从未间断每日写作。
当第五期“挑战300天写作”活动发起的时候,我选择再次加入。这期挑战跟以往相比有了三项选择,在活动截止日前,按要求完成以下任一目标即为挑战成功。
1.活动期间,在“文质大课堂”按要求打卡满300天(每天500字以上),完成10篇主题文(每月每篇2000字以上)。
2.选定主题,搭好框架,每周完成2000字以上文稿,活动截止时,整理出一本有主题、有框架的10万字以上书稿;(注意:是有主题、有框架的书稿)
3.活动期间在市级及以上报刊杂志发表六篇及以上文章。
我选择了第一项,跟去年挑战内容一样。我的目标是希望今年的写作能让我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定主题后,明年去挑战第二项。
回头想想,我为什么再一次毫不犹豫的参加这个活动呢?
第一,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我能做到,做到之后让我有成就感。每天都做一件事,即使这件事很简单,但是坚持每天都去做,着实不容易。
从去年年初参加橘林教育写作营开始,我知道了“写作是最低成本的成长”,陈文芳老师在课程里说:“最为关键的一个步骤,还是行动。你能不能真正学到我在课程里讲的阅读方法、思考方法和行动方法,取决于你有没有去行动,取决于你有没有在阅读中使用这些方法。”他还说:“所谓行动力,是从现在开始,就按你认为好的行动方式去行动。”
课程给了我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要做一个有行动力的人。想写,就立即行动。
以前,我比较讨厌所谓的“打卡”,总认为这是毫无意义的,但当我有了通过“打卡”来坚持写作的体验,明白了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刻意练习”。在这种“刻意练习”中,我不再被“时间有限”所牵绊,反而可以更好的管理和利用时间。
“挑战300天活动”,让我有了行动力,也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行动力。借此,我也会在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增加行动力,努力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
第二,每天的写作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工作,更加热爱教育。
工作十八年来,我从未像最近两年这么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职业。这种热爱就是从每天的阅读和反思中来的,这种热爱是从每天的写作中来的。当我把飘过脑海的东西,用文字逐渐梳理出来的时候,我的思路清晰了,我看到了价值,感受到了意义。
张文质老师曾说,作为教师,我们对职业的认同越早越好。
的确如此,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会提升幸福力,我们对职业的认同越早,我们的人生越幸福。而教育写作就是一个很好的职业认同的途径,通过文字记录不断地回看自己的职业经历、不断地领悟,而这些领悟让我学会了尊重,让我更加理解儿童,让我明白如何让教育真实地发生,让我的每一天都变得更有意义。
第三,我对自己出书有了更多的信心。
今年七月,我去长沙参加了全国第九届教育行走,有一天,我在去会场的路上,偶遇张文质老师和晓霞院长,他们远远地跟我挥手打招呼,他们的主动和热情让我受宠若惊。
张老师问我:“什么时候出书啊?”
我还没回答,晓霞院长就笑着说:“每次被张老师问到这句是不是很紧张?”
张老师的这个问题很熟悉,他会问每一个写作班的学员,我也曾经被问过,然后低头表示会继续努力。
但是,这次我说:“我不紧张,尽管我现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出书,但我相信我以后一定会出书的。因为坚持小尘老师的挑战三百天写作让我有了这样的信心。”
张老师点了点头,对我的进步表示理解和信任。
张老师问:“昨天上台领奖了吗?”
我说:“是的,领奖啦!”。
张老师说的领奖,就是前一天在破冰晚会上第四期“挑战三百天”成功者的领奖,我是四十六位挑战成功者之一。
自从去年三月参加第八期张文质写作研修班以来,这一年多的时间见过张老师好多次,每次都是匆匆合影,有些紧张,不敢多做交流。但这次见到张老师,我不紧张了。因为我进步了,这种进步不只是写作上的进步,还有阅读和心理上的提升。
出书,是一个目标,是一个引领我不断进步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我会不断地加强阅读和反思,提升专业素养。
写书的意义何在?写书需要持续的写作,张老师说,写作对自己、对家庭、对工作都有意义。教师写书,就是教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对自己孩子的成长有意义。这种意义不在于出书卖钱,而是当我参与这件事情时,就会有非常强的使命感。在这种使命感的驱使下,自己身边的一切都在发生改变。
结语
写作离不开阅读,读写共进,修炼“明师”。从这个角度看,“挑战300天写作”也是一项开启智慧的活动,在生活中感悟教育,在教育中品读生活,找到自己,成为自己,让自己的生命绽放,然后帮助身边的人绽放。
钱理群说,中国有很多脊梁式的普通教师,没有荣誉或职务,但是有极大的生命认同,持之以恒的做着生命化的教育工作,几十年如一日的把自己的生命提高到高处,他们的光彩很渺小又很璀璨。
希望我藉着写作也能成为一个会发光的教师,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