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18

听完王金海老师的分享,我最先跳出的不是对“年入百万”的羡慕,而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刻反思——我们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一个贴着“高薪标签”的孩子,而是内心有力量、人生有方向的“实心人”。

王老师提出的“空心人”与“实心人”的对比,像一记警钟敲醒了我。太多时候,我们执着于分数、学历这些外部指标,逼着孩子在竞争中冲刺,却忘了问他是否有热爱的方向、是否具备抗挫的底气。就像老师说的,内心没有力量的孩子,如同小树苗早早挂上重物,长大后难成参天大树。那些只追求眼前利益、依赖外部认同的“空心人”,即便日后获得物质成功,也可能在迷茫中迷失自我;而“实心人”所拥有的梦想、经历、自我价值与长远规划,才是支撑人生走得稳、走得远的核心底气。

讲座中最触动我的,是王老师颠覆认知的教育观:“教育不是控制,而是影响;家长改变1%,孩子就会改变99%”。我们总想着“修理”孩子的问题——上课爱讲话、写作业磨蹭、沉迷手机,却忘了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总打断孩子的表达,是否用“为你好”的名义施加压力,是否在孩子受挫时先指责而非共情。王老师教的“共情三步法”“家庭互动小任务”等可落地的方案,让我明白,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单向的要求,而是双向的滋养。当家长学会接住孩子的情绪、看见孩子的努力,家庭的空气变得顺畅,孩子自然会朝着好的方向生长。

“年入百万”从来不是教育的目标,而是孩子成为“实心人”后的自然可能。真正的教育,是帮孩子关上浮躁的“话匣子”,打开接纳知识与他人的“心门”;是让父母从焦虑的管理者,变成孩子坚实的后盾。未来,我更愿践行王老师的理念:少一些对分数的苛责,多一些对梦想的呵护;少一些外部的评判,多一些内心的滋养,让孩子在爱与理解中,成长为有温度、有力量、有价值的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的集备听的是一年级王老师的《认识立体图形》一课,这是一节生动且贴合低年级学生认知特点的数学课。 课堂以“哆啦A...
    李小岩lxy阅读 441评论 0 0
  • 张佩佩工作日志11.18 《认识立体图形》集备听课心得 听王老师《认识立体图形》一课,最直观的感受是“童趣与实效兼...
    e1c686100e9f阅读 27评论 0 0
  • 给天天的一封信 亲爱的天天宝贝: 下午好! 好久没有静下来心给你写信了,妈妈也很自责。学习家庭教育六个多月了,妈妈...
    持之以恒读书ba阅读 29评论 0 0
  • 《道德经》【道经】第1 – 38章母子哲思合集 道德经·第一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
    春萱雅集阅读 384评论 0 2
  • 《0—8岁儿童纪律教育》共读有感:别用“强势”替代“陪伴” 读了这期关于《0—8岁儿童纪律教育》的共读内容,最触动...
    阳光极地阅读 33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