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共写共成长 ——读《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有感
本月共读朱永新老师的《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这是继上次的《教育的减法》之后阅读的朱老师的第二本著作。了解朱老师,其实就是因为新教育。新教育实验是2002年正式在昆山玉峰实验小学开启的,我是2000年左右接触网络的,昆山也就在我们不远,但我却不是新教育的老师,因为我没有真正深入地了解新教育。一边阅读,一边总是在不断设想:假如我也第一时间真正加入新教育,也许情况和现在完全不同了。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想法,那是因为“共读共写”是新教育最重要的内容,而这么多年来,无论是带领学生,还是带领教师,我也一直在尝试“共读共写”但我最初带领学生尝试“共读共写”,完全是个人的尝试,没有任何的引领。现在想来确实有点遗憾,但是读着朱老师这本讲“阅读与人生”的著作,还是产生了很多共鸣。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孩子们不爱阅读可能是广大教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事情。至于不爱阅读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作为老师,该如何引导孩子喜爱阅读呢?新教育提倡的“共读共写”是一个特别好的办法。
在我的教育实践中,一直鼓励孩子阅读,我也总是想方设法用“共读共写”来激励孩子。对于农村的大多数孩子,如果老师只是强调读书,而不进行实质性的布置,那效果也是空的,所以我总是定期推荐共读书目。如果只是推荐,有一些孩子确实会去读,但是一定是会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只是听听而已,不会落实到行动。因而有布置,我必定安排相应的活动。首先是我和孩子共读。这是真正的共读,小时候的我从没有真正读过童书,借着这样的共读,我也体验一下阅读童书的快乐。因为自己是语文老师,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时不时会把自己阅读过程中的点滴感受和学生分享。每次分享,对于那些真正阅读的孩子一定是会有共鸣的,对于那些没有阅读的孩子,那也是一种促动。因为我杂事比较多,所以阅读的速度并不快,很多时候我也故意在孩子们面前示弱,于是孩子们就有了和我比阅读速度的干劲。下课之后,他们总会沾沾自喜地告诉我读到哪儿哪儿了,于是我就承诺,再忙也要在晚上阅读,以便追上他们的阅读速度。孩子们可天真了,第二天看到我,真的会问我晚上有没有阅读。一开始的时候,我有时候还真的没能实现诺言,但是孩子们的天真也真的触动了我,所以答应孩子什么时候阅读完毕,我也一定会完成。师生之间这种阅读速度的较劲,对那些没有阅读的孩子也是一种旁敲侧击。平时是零碎的我的分享,但每读完一本书,我总会组织各种各样的集体分享,有时候是读书感受分享,有时候是书中名言分享,有时候是精彩片段诵读分享。而在孩子分享之前,我一定是先将自己的读后感在全班分享,因为那时候我也给自己定下任务,无论怎样忙碌,读完一本书至少要写一篇读后感,所以在我的博客上留下了很多我和孩子们共读童书所写的读书感悟。我的读后感分享完毕,那就是孩子们分享。对于他们的分享,我总是大加鼓励。因为最初的时候,其实分享并不是目的,很显然,我是想通过分享来督促孩子们更好地阅读。孩子们的分享如果和我的分享有共同之处,我就夸张地说:“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当孩子们的分享和我的分享有不同之处,我也惊喜地表达:“你比老师厉害,有不同的发现”。和老师共读,本来就是让孩子们兴奋的事情,现在能听到老师自己的读后感,还能和老师的读后感进行比较,并总是获得鼓励,对孩子来说,那就是一种最大的阅读激励。所以那时候阅读成了我们班级最大的特点,原先说好半个月到一个月读一本书,结果总是被孩子们追着提高阅读速度,并不停提醒我尽快组织读书分享。孩子们也会把自己阅读的书推荐给我,希望成为全班共读书目。人家班级下课担心吵闹,我们班级下课之后,好多孩子都会赶紧翻开书看上几页。更有甚之,我带领孩子们到操场上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好多孩子都会带上一本书,整队的时候,有的孩子在看书,没轮到自己活动的时候有的孩子也在看书。孩子们不爱看书的时候,我想方设法让他们看书,后来我的班级读书情况我感觉有点“疯狂”,走路时要看,排队时要看,我反而有点担心了,因为这一定是增加了安全的风险。于是我反而提醒有的孩子不要时时处处都拿着书看。这也许也是一种甜蜜的提醒吧!
那个班级我从四年级开始带,到六年级毕业的时候,很多孩子的阅读量大得惊人,远远超出了我们共读的量,因为他们觉得共读的速度太慢,实在满足不了他们阅读的欲望。即将毕业的时候,很多孩子写自己这么多年的读书心得,其中有一篇《跟着毛老师幸福地读书》被我一字不落地记录到了博客上,现在进行阅读讲座,我还经常引用那篇文章。“共读共写”的效果真的特别好,后来走上了校长的岗位,没办法带班,每周我只有一节阅读课,所以也没办法和以前那样与孩子全身心地进行“共读共写”,但是在有限的时间里,我还是会力所能及做到一个月读一本书,也会将自己的读书感悟进行分享,只是孩子们的分享总是无法做得很充分。
和孩子“共读共写”是有奇效的,和老师“共读共写”也是有奇效的,2016年开始,我带领叙事者望亭团队开启了每月一本书一篇读后感,每周一篇叙事的“共读共写”之旅。最初启动“共读共写”,其实也没想得有多么深远,就是觉得要求学生读书,教师也应该读书,因为朱老师在书中也反复强调过,“榜样就是最好的引领,你自己手不释卷,学生们才会嗜书如命,你自己享受阅读,学生们才能趣味盎然。”现在的教师总是怕写作,不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就是觉得不知道怎么写。我就是希望通过逼大家记录,锻炼一下自己的文笔。没想到,8年多来,团队老师不光自己得到了飞速地成长,人人成为了学校的骨干教师,而且他们所带的班级也是非常出色的。毫无疑问,是“共读共写”成就了老师们的成长,但是“共读共写”为什么这么能让教师成长,我其实还是比较模糊的,这本书中读到的一段话,让我豁然开朗。“写本身不是目的,写作的过程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更是一个不断解剖自己教育生活的过程。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开始自己的思考,才能发现自己每一天的生活:得,得在什么地方?失,失在什么地方?今天的课孩子喜欢是为什么?今天的课孩子好像没有搞懂,原因又是什么?这样不断反思,就能不断超越自我。写作是提升自己的一条最有效的路径,一个最关键的措施。用心地写作一定能让教师走得更远。”是啊,每周要写一篇文章,素材哪里来,那就是逼着自己反思,思考的过程就是提升的过程。慢慢地,反思成了习惯,也有了不断的超越。而每月的共读无疑就是提供无尽的精神补给。
带领学生“共读共写”,班级得到了快速成长;带领教师“共读共写”,教师得到了飞速成长。尽管我不是新教育人,但是读完此书,我感觉无意中一直在践行新教育“共写共写”的理念,所以也得到了真正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