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行走叫教育反思
文‖张爱敏
深夜,复盘,回眸周骊老师的《快乐教师正念减压法》的体验,宁静而平和,对于“何谓理想的师生关系,如何构建理想的师生关系”的困惑日渐明朗。
关注“一人一剧场”,更多的是震撼。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场戏,每天都是现场直播。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关键在于自己的认知。聆听故事,感受一个个挣扎的自我。其实,能把自己的故事讲出来,敢于直面自己,解剖自己。这,就是成长,就是一种心灵的治愈,就是一次灵魂的摆渡,就是自己在治愈自己。
游戏也是教育。在“蛋、小鸡、大鸡、凤凰”的游戏体验中,我们突然明白“从不知道到知道,从做不到到做到,是那么不易。正是如此,我们真正理解和接纳了孩子的不知道和做不到。在游戏中去感知,去觉察,却体悟。教育不是说教,不是刻意感动,而是引领与陪伴孩子一起把”问题“打败。
越来越坚信,相信相信的力量,信赖往往创造奇迹。当我走近孩子,耐心观察,了解孩子的特质,而不是无休止的抱怨“这孩子不听话”;当我耐心地倾听孩子地需求,而不是粗暴地拒绝,一味地“延迟满足”;当我关注到孩子的情绪,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倾听,而不是不耐烦的拒绝,或者冷漠地离开……那么,教育一定是我理想中的模样。
所以,让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孩子当孩子,把自己当儿童,去蹲下来,去看见孩子,去鼓励孩子,去支持孩子,一定体悟到“每一个被看见的孩子都是天使”。
正如本次课程宗旨”快乐的教师改变世界“,当你在课堂上时,你就是课堂的天气。真实的为自己保持临在,教与学就会成为充满成就的体验,有质量的连结。孩子们在得到知识的同时,也学习了如何成为一个人。
作为教师,我们要时时反省和自律,要善于觉察,发现自己的自私与贪婪,分清什么是“我想”“我要”,什么是孩子的特点和需求,真正与孩子达成共识:在合作中一起成全。
作为教师,我们阅读,笔耕不辍。一个人的成长史就是他的精神培育史。教师首先是读书人,特别是语文教师。当我们的脚步无法企及的地方,就让我们的思想在阅读中悄然落地,反思、践行、传扬,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好好爱自己,只要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做更好的教育,影响更多的孩子,从而改善中国,完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