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下1.7《认识一袋空气》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的教学流程是:提出问题—收集一袋空气(透明保鲜袋收集)—进行猜测(基于生活经验猜测空气具有哪些特征)—进行实验—总结归纳
反思:
关注学生前概念,培养学生证据意识。在未进行本节课的学习之前,学生就已经具有了关于空气的一些前概念,如知道空气是无色、无气味、透明的,并且空气很轻等,那么如果让学生加深对空气特征的认识是本节课的重点了,因此需要学生寻找相应的证据说明空气具有相应的特征。
无色、透明:眼睛看,透过透明无色的保鲜袋可以看到背后的事物。
形状:眼睛看,装在不同的袋子里,结合上节课认识水的形状,学生能自然而然的说出“无固定形状”
无气味:鼻子闻,每时每刻都需要空气,正常情况是无气味的,当学生说到是臭的时渗透环境教育。
轻:眼睛看,同样大小的袋子,一个装上水一个里面只有空气,从高处放下来,装有空气的后落地。手掂,装空气的袋子可以抛起来。
流动:眼睛看,打气筒打好的气球松手后瘪了。
看不见、摸不着、各个地方都有。
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评价
这一周除了认识空气,还进行了一单元学生活动手册的检查。
一年级学生对于实验现象或结论的记录能力还偏弱,所以需要老师对如何记录进行指导。一年级文字书写能力较弱,在进行实验记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图示进行说明,比如正方形画出来不用写字等。这些属于本单元的课时作业,在低段需要对学生课时作业进行反馈,肯定,这样学生才会慢慢养成主动记录的习惯。
结合今天规培关于作业设计的分享,日常教学中实验记录单也应该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除了课时作业,低段日常教学中应该关注学情,注重学生课堂上的汇报和记录,并且需要对于学生进行的非书面作业、拓展作业进行肯定,激发学生内驱力。比如这周有个小朋友给我发来了假期拍摄的关于气象的视频,通过跟家长进行沟通就发现,这个孩子对于一些学校任务外、难度较高的作业具有抵触心理,但是教师在课堂上肯定了学生的认真后,学生自己学习的动力会增强。(另外这周时间有限,没有时间对学生学生活动手册、课堂表现进行总结,下周准备在班上进行说明,给表现好的学生颁发表扬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