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课程观》导言
导言包括:变化中的范式、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以及本书结构的介绍。
一、变化中的范式
变化的形态:对称与非对称;简单与混沌;序列性与分形;封闭与开放;超越与共有;外在与对话。
二、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我们必须调整自己……认识到我们不再生活在“现代”世界。“现代”世界如今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后现代世界】尚未发现如何以是什么来界定自身,目前仅仅能以不再是什么来界定。在适当的时候,从现代到后现代科学的转变将通过哲学和神学的相应变化来呼应。——图尔明《回归宇宙论》
通过这段话的理解以及多尔对这段话的阐释和拓展,我理解的后现代主义具有三大特征:
一是开放性;包括自身界定的模糊性,无法界定自身是什么,仅仅知道“不是什么”多样性,普及性、矛盾性、创造性和学科性,建构性与解构性。开放、互动、共同的会话是建构后现代课程的关键。后现代主义在超越过去的同时面对过去。未来并不是与过去的分裂,或是过去的对立面,而更多的是对过去的转化,现在与过去和未来紧密相连。
二是折中性;出现哪一种结果有赖于我们作出选择。在教育领域,我们需要在创造和选择的艺术上得到训练,而不要知识发出与遵循命令。迄今为止的课程多是训练我们成为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积极创造者。
想起郝老师讲课里曾经提到的“回到知识创生之初”,当时虽然指向的是课堂学习,其实也可以指向学校的课程设计。课程目标的丰富性(内隐的与外显的,预设的与生成的),课程内容的包容性(学科的,跨学科的,全学科的),课程实施路径的多元性(教师,学生,家长,教室、学校、家庭、社会、自然),课程评价的过程性与结果性相结合。
三是解释的多重性;双重编码的神奇组合模体是自相矛盾的、辩证的,具有挑战性的,通过对传统的选择和组合,后现代成为一种精致的组合,与“历史”‘“真理”’“一致性”等现代原理相游戏;这些原理作为一种表现的方式表明抽象原理——抽象性——的选用(通过部分是随即,部分是历史性的途径)只是为了提供“对共有信号系统的富有想象的转化”。因此我们的创造和我们的课程应该是多层面的,将技术与人类,已证实的与创新的、严肃的与游戏的相互结合起来。
困惑:这一段文字,除了“自相矛盾、辩证、挑战、多层面、创新”等词语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合起来到底在讲什么,还是很糊涂。特别是有破折号的句子,确实力有不逮,不知所云。
后现代世界对教育的挑战:设计一种既能容纳又能扩展的课程;这种课程通过不平衡与平衡之间的基本矛盾以促成新的具有综合性及转变性的再平衡化的出现。
三、本书的结构
1.三个焦点:范式革命(新科学观: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互动性;自组织、耗散结构、生态平衡、间断性进化以及复杂性理论、诠释学与现象学的启发);对课程的隐喻意义(有机框架与生物性;发展-对话-探究-转变,超越过程-结果,主管-客观之间的分离);重新解释杜威、皮亚杰和布鲁纳关于教育与课程的综述。
2.三个内容:现代范式封闭观;后现代范式开放观;后现代课程实践(每一个实践者都是课程创造者和开发者)
导言里梳理出本书内容的基本框架和核心内心的要点,如何顺着导言这根“藤”,在后续的阅读中摸出更多的“瓜”,并把这“瓜”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是对读者的一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