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陶行知先生的《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这篇文章,让我感触颇多!
“教育是教人化人。化人者也为人所化。教育总是互相感化的。互相感化,便是互相改造。”这是陶行知先生在《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一文中提出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至深,农村家长和城里家长的文化水平差异使农村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影响更甚。
教育不仅仅是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做人。农村孩子更需要道德情操方面的教育。现在的孩子和过去不太一样,他们个个都是家里的宝贝,父母对他们娇生惯养,舍不得让他们做事情。很多农村孩子的家长学历不高,希望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却不知道从何处入手,手机里一些快餐式的内容往往会成为他们学习的途径,而从手机里获得的信息良莠不齐,加上一些家长的认知水平有限,有时就会形成比较片面的见解。不当的教育和环境造成了孩子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偏执的性格。同学之间一言不合就会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架。然而,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教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家长会、班级群,都可以成为我们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
在学生面前,教师则应该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先要做到,不要学生做的,老师首先要不做。这个学期,我把培养学生的情感道德修养当作了重点来做。除了课上课下有意无意地提醒孩子们,要学会体察别人,我还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他们。无论我多生气,我从不在学生面前爆一句粗口,更不打骂学生,我觉得老师打骂学生会给学生留下终身的阴影,也会在学生心里埋下暴力的种子。班里有同学不开心了,我就到他面前亲切地询问情况,安慰他。我还会把一个个难题交给其他孩子,让他们帮我一起安慰有烦恼的同学。
我作为乡村教师中的一员,也同感身上责任之重。乡村教育之重在乡村教师。我们乡村每一位教师都应不断的努力学习,努力成为一名“活的人民教师”,为乡村的发展进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