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从事教学多年来,一直以为“在其位,谋其职”就是把书教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教育学生作一个品行端正的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
读书不能脱节,现当今,有许多只会学习的书呆子,有许多学习很好却品行很差、不孝顺的人,只有智力却没有其他方面品德的修养、审美的提高。这样的教育,到底好不好?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古有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其基本含义为教育一个人要从诗书礼乐、社会实践、忠诚守信、思想情操等四个方面去执行,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活的教育》,感触颇深。什么是“活的教育”?我认为,简单地说一句,就是“不是死的教育”。书本主义的教育就是死的教育。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思想及一个"活"字,一个"做"字,使儿童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
孩子喜欢游戏又好动的心理。通过孩子自己动手即是做,做了就与事物发生直接的接触,就得到直接的经验,知道做事的困难,同时认识事物的本质。陈鹤琴说:“‘做’这个原则,是教学的基本原则,一切的学习,不论是肌肉的,不论是感觉的,不论是经验的,都要靠‘做’的”。
凡是学生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
思想也是一种行动。儿童不仅喜欢动手、动脚,而且也喜欢动思想。因此,学校里的各种活动,各种教学,都不应该直接去说明事件的结果,应当让儿童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求结果。陈鹤琴说:“直接经验、自己思想,是学习中唯一的门径”。
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条也是强调儿童动手去做,去亲身实践。譬如游泳,在陆地上学是没有用的。譬如烧饭,在教室里讲饭怎样煮,也是没有用的,“一定要使他们在适当的自然环境之内,得到相当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