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消费者」这一身份的四重角色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我从「消费者」的身份中抽离了出来,多了「商家」的视角,这是我从『消费者』的角色走向「商家」角色的转变。
华楠老师在《彻底讲透超级符号原理》中讲道:“个体是母体的执行人。个体分两个个体:一个商家,一个消费者。商家是「生产营销执行人」,就是关于这个母体的产品研发;消费者就是「购买体验执行人」,看到你的东西他马上就知道,因为你们在同一个母体里面。”
华楠老师这里的讲解让我明白,人在这个「母体」里只有两重身份,一重是『购买体验执行人』,另一重是「生产营销执行人」。其实进入社会工作的每个人,都是无意识地在这双重身份中不断地切换,只是意识不到罢了。
基于国情来看,大多数人在大学毕业前都只有「购买体验执行人」也就是消费者的身份。只有步入社会,开始工作赚钱之后,才真正开启「生产营销执行人」也就是商家的身份。但是,大众对『商家』身份理解的很狭义,只将『销售』岗位理解为「商家」的身份,其实适用范围是广泛的,甚至比「消费者」的范围更广。因为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花钱」的时间一定比『工作』也就是赚钱的时间短暂地多。
也就是说,只要在『工作』岗位,只要是在做「工作」相关的内容,其实都处于『商家』,也就是「生产营销执行人」的身份。理解这个身份很关键,因为具有了这重视角,就打开了做营销,也就是打开了有意识地赚钱的眼睛,提高赚钱效率。
其实,社会中的每个人所处的行业和工作岗位都是基于某一个「母体」场景(剧场)所设置的,人在『母体场景』中的位置是:扮演「母体」剧本里角色,这个角色有两重,一重是『生产营销执行人』,另一重是「购买体验执行人」。对于一场戏剧而言,除了角色之外,还需要有时机、仪式、道具。
以「学校」这个『母体场景』为例,每个人从3岁开始上幼儿园,7岁上小学,13岁上初中,16岁上高中,19岁上大学,23岁大学毕业,这整一个阶段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也就是「购买体验执行人」。23岁毕业找工作,可能会重新回到「学校」这个「母体场景」中,这个时候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也就是『生产营销执行人』。对于『学校』这个「母体场景」而言,时机有固定的年龄、每个学期开学的时间、每天上学和放学的时间等等;最重要的仪式也就是考试,此外还会有一些业余活动,比如运动会、篮球赛、毕业典礼等比赛,道具则是「母体执行人」在母体场景中所需要的物体,大到一座教学楼、操场、桌椅板凳,小到铅笔、橡皮、尺子等学习工具。『学校』这个「母体场景」中寄生了大量的『生产营销执行人』,比如施工队、食堂、培训机构、学校门口的小卖部、书店等,都是在为「购买体验执行人」也就是『学生』的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
「学生」的需求有哪些?
华楠老师在《怎样打造创意生产流水线》中讲道:“消费需求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在实际的购买行为里面,但事实上我们不需要购买任何东西,没有任何一次购买是必需的。”
「学生」的需求,本质上是人在扮演『学生』这个身份时,基于「人」的需求有哪些细化。
关于『人』的需求是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每个人都有五级需求,“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
那么人在扮演『学生』这个角色时,有哪些需求呢?
每天要在固定的时间吃早中晚三餐,要有一个遮风挡雨的教室、一张课桌、一本书,一支笔才能展开学习,拥有友谊、良好的师生关系、考上理想大学、出人头地。这些是人在扮演『学生』这个角色时的需求。
在此基础上,关于早餐,有的商家推出了“儿童营养早餐”的产品;关于考试,补习班推出了“考前突击,名师辅导”的产品和服务,关于课桌,有的商家推出了“护眼学习桌”的产品……
华楠老师讲道:“当商家看到的母体和消费者所处的母体是同一个母体的时候,他们之间的沟通就会变得非常顺畅。所以,我经常讲的是,要基于母体进行沟通,不是基于文本,也不是基于商品,是基于母体进行沟通。基于母体进行沟通的时候,你说什么他都懂,离开母体,你说什么他都不懂。”
通过前面举出的寄生在学校这个『母体场景』中的商家就可以看到,他们推出的所有产品和服务都是基于学校这个「母体场景」展开的,也就是“基于母体进行沟通”。
华楠老师在《彻底讲透超级符号原理》第二讲中讲道:“实际上所有的商家都在无意识地顺应母体的要求,如果能把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变成有意识的行为,你的效率就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对「母体」的理解和对『母体执行人』的理解是从『无意识』走向有意识转变的开始,也是提高赚钱效率的开始。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11页中讲道:“每个人都天生会做生意,也会做品牌,不过‘专业知识学多了,就不会了。’”
结合华楠老师讲道的,其实商家一开始做生意的时候就在无意识地顺应母体的要求。就像,在学校门口支小摊的小贩,推个小车,摆点学生喜欢的物件,就能赚钱。为什么会赚钱呢?这其实就是商家寄生在「学校」这个母体场景里带来的结果。
接下来,更深入的问题是:怎么提高赚钱效率?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本节课的标题:“购买者角色:怎么让消费者快速选择你?”
思考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消费者,也就是理解「消费者」身份的四重角色,理解这四重角色「母体执行人」的母体场景和状态。
华杉老师在《华与华品牌五年计划》第5页中讲道:“我们对答案的孜孜以求,往往是没找对问题。当我们找对问题,答案就在问题背面。我称之为『问题即答案』。反过来,错误的问题必然会带来错误的答案。”
大众总是在问“怎么赚更多钱”,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向通常是:开源节流。开源节流并不是最优解,最优解是“提高赚钱的效率”。从营销的角度来拟定这个问题也就是:怎么让消费者快速选择我?
想要「让消费者快速选择我」的前提是:理解消费者,然后基于消费者的状态,也就是「母体」进行沟通。
理解消费者的前提是:界定什么是「消费者」。
华杉老师上一节讲道:“人在什么时候被称为消费者呢?是因为他的消费行为,所以有一门学问叫做消费者行为学。消费者行为学的学术定义是什么?是研究个体或群体为满足需要与欲望而挑选、购买、使用,或处置产品服务观念或经验所涉及的过程。在华与华的消费行为理论里面,在最后面又增加了一个过程:他如何去向其他人分享他的消费经验,也就是说他如何去替我们传播我们的品牌和商品。这样我们就把消费者分为四个角色,这四个角色依次是什么?受众、购买者、体验者和传播者,这是四个阶段。”
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学术定义,将消费者分为了四重角色,也是购买行为发生的四个阶段,分别是:①受众、②购买者、③体验者、④传播者。
华杉老师讲道:“购买前的消费者叫受众,购买中的消费者就叫购买者。购买者的特征是置身于购买场景中的信息搜索者。购买场景里面充斥着各种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是我们的信息竞争者。购买者在这样的场景中或者举目四望,或者凝神细看,他在做什么?在寻找购买理由。当他发现了商品,并且找到了购买理由,成,他就买了。所以如何建立压倒性的信息优势,把我们的信息抢先传递给他,让他发现我们的商品,在我们的商品上迅速地找到购买理由,然后把我们买走,这就是购买者行销。”
在购买过程中,提高销量的关键在于提高「购买者」选择我的产品的效率。这个时候就要思考,「购买者」怎么从「信息流」中最后选到我的呢?
要明白,「购买者」所处的购买环境是一个「信息环境」,『购买者』在购买场景中的角色是:信息搜集者,「购买者」在基于自身需求寻找打动自己的『购买理由』,看见「购买理由」才能发现我并走向我,进一步地拿起我、了解我,然后选择我。
就像,每个学生都需要吃早饭,吃早饭是一个「母体行为」,「学生」是母体场景中的其中一个角色,商家基于『学生』这个母体的状态,推出了「儿童早餐奶」的产品,购买理由是“高钙儿童奶”。妈妈基于为家人准备早餐的需求,在「购买环境」中搜集信息时,看到「儿童早餐奶」“高钙营养健康”的购买理由,就从众多早餐选项中发现了产品,进而详细地看配料表了解钙含量、营养成分等,放心下单。
因此,选到我的过程拆解为三步,①发现我、②走向我、③选择我。
在购买的过程中,「购买者」是通过『信息』发现我的,所以第一步是提高在信息环境中“被发现”的效率。怎么提高被发现的效率?华杉老师讲道:“建立压倒性的信息优势”。
其实无论是「产品」被消费者看到,还是『简历』被HR看到,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是在信息环境中提供信息服务。想要被「选择」,首先要被『看见』。
华杉老师讲道:“那我们的信息是什么呢?信息就是商品,商品就是信息,包装就是媒体,货架就是广告位,商品首先要能让购买者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当中发现我。”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明白,商品是承载产品信息的载体,商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产品本身,另一部分是装产品的包装。「购买者」是基于包装上的信息做出的选择性尝试。就像HR招人的时候也是基于简历信息进行的选择性尝试。
包装本质上是传播信息的媒体,货架也就是播放媒体的广告位。我在这里更加理解了,要基于「货架环境」进行包装的设计,也就是说要先看看包装摆放的「货架环境」、货架的信息环境,进行包装设计。包装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销售,也就是让购买者在购买场景中快速选择我。
华杉老师讲道:“所以整个包装的设计,是购买者的购买行为过程一个一个动作的设计。这样的设计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是长期的售点观察积累得来的经验,在销售场所蹲点,观察购买者的行为,知道他们从走进来到发现商品、观察商品、购买决策的每一步都发生了什么,他在想什么,然后有针对性地来进行设计。”
怎么样才能提高销售效率?让「购买者」在购买场景中快速选择我呢?
「购买者」在做选择的时候,是基于『包装信息』进行的选择。因此,包装设计按照消费者的购买行为进行设计,才能顺应消费者的行为,提高购买决策。
华杉老师的解读让我看见,研究消费者的行为发生在「销售现场」。我在这里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切答案都在现场,一切创意都在现场”。
只有在现场,才会看见「购买者」整个购买行为的发生过程,看见整个过程,也就能看见『购买者』购买的动因、『购买者』中止购买行为的顾虑、中途提问出了哪些问题、感到困惑的点是什么等等。这样才能基于这些顾虑、问题,直接在包装上提供消除顾虑的信息,不再中断购买,从而提高购买决策的效率。
华杉老师讲道:“在针对购买者的营销传播设计上,华与华有个方法论,叫“三个购买”:购买理由、购买指令、购买指南。对于快消品来说,购买理由、购买指令、购买指南都要在包装文案上面实现,要把包装文案做成导购的指南。所以沟通是通过你整个包装文案的阅读过程所实现的,购物者对包装文案、对菜单的阅读是严肃的、理性的,包装上的所有文案都要指向你的产品价值,你要确信你写的这句话是不是值得购物者为它掏钱。购物者没有买一个东西不是因为这个东西不好,是因为他没有找到理由。”
华杉老师这里的解读,让我理解了「三个购买」的应用场景和作用,它是一种与「购买者」进行沟通的交流方式。也让我看到,『沟通』过程中所有的内容都要指向「产品价值」,不要说脱离「产品价值」/论述「购买理由」的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