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老师在《儿童的语文》第一辑“于永正论语文教学”第六七篇“行无言之教”中,探讨了语文教学中“无言之教”的重要性。他指出,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学态度和课堂氛围,往往比单纯的言语说教更能影响学生。主要内容包括:
1. 教师的示范作用:于老师强调,教师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的言行举止、课堂态度、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例如,教师认真书写板书、规范使用语言、充满热情地投入教学,都会为学生树立榜样。
2. 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于老师认为,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效果有着深远的影响。教师应通过微笑、鼓励、耐心倾听等方式,营造一个轻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
3. 以身作则,传递价值观:教师的言行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还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于老师提倡教师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诚实、善良、勤奋等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
4. 减少不必要的言语说教:于老师指出,过多的言语说教往往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而“无言之教”更能深入人心。教师应通过实际行动和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无声中感受到教育的力量。
于永正老师在“行无言之教”一文中提出的观点,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以下是我结合实际教学的一些具体应用:
1. 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在课堂上,我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用规范的语言和清晰的板书为学生树立榜样。例如,我在讲解生字时,会认真书写每一个笔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同时,我始终保持热情和耐心,用积极的态度感染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 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了让学生感到放松和被尊重,我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上,我经常面带微笑,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即使回答有误,也会给予鼓励和引导。例如,在一次课堂讨论中,一个学生回答问题时有些紧张,我微笑着点头,鼓励他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积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更愿意参与课堂活动。
3. 传递价值观:我通过自己的行为传递诚实、勤奋等价值观。例如,在布置作业时,我会强调诚信的重要性,告诉学生抄袭是不可取的行为。同时,我也会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敬业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勤奋和认真是成功的关键。
4. 减少不必要的言语说教:我尽量减少课堂上的冗长讲解,更多地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学习。例如,在教学写作时,我不会过多地讲解写作技巧,而是通过展示优秀的范文,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总结。这种“无言之教”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效果比单纯的说教更好。
通过这些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于永正老师“行无言之教”的理念。教师的言行举止和课堂氛围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以身作则、营造和谐氛围、传递价值观和减少不必要的言语说教,我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了知识,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良好习惯和品质。这种无声的教育,往往比言语更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