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甘肃
  • 父亲和二胡

    前几天,看见父亲又摆弄起了他的二胡。他小心地擦拭着琴筒上的松香,指尖轻轻一拨,弦音嗡鸣。他转过头,对我笑着说:“瞧瞧,我可是有音乐细胞的。” 说起这份“细胞”的来历,父...

  • 在姨娘家的日子—送表姐出嫁

    约莫我四五岁时,表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村里村外的青年常托人来说媒,姨娘家的门槛当真是要被踏破了。那时乡间流传着“头胎得女好,二胎来得早”的说法,可见女儿家在农家是多...

  • 在姨娘家的日子——哥哥的“小跟班”

    在姨娘家的那些日子,我是哥哥名副其实的“小跟班”。因为待得久,我和哥哥姐姐的感情格外亲厚。 小时候,我和小哥(现在定居杭州)常跟着他们去“糊豆”——就是在稻田间种豆子。...

  • 在姨娘家的日子—— "混饭"

    外公外婆生了三个孩子,大姨最大然后是舅舅和我妈妈,听他们说姨娘十六七岁就嫁给姨夫了,所以生我哥哥姐姐也会更早一些。等我出生时姐姐哥哥分别是17岁和14岁,刚好可以把我照看很好...

  • 《反刍平凡》

    看完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内心深处最敏感的情绪被荧幕上一幕幕动人的镜头唤醒。我重新拾起小说《平凡的世界》,再度沉浸在那段无法遗忘、刻骨铭心的追忆中。 第一次接触《平凡的世...

  • 城里"外婆家"(三)

    本期由“外婆家”小舅亲情出写,由他回忆了和我小时候的趣事。 猪圈边的小插曲 我故意逗她,弯腰就把肉乎乎的小丽抱进了猪圈围栏里。脚刚沾到潮湿的泥地,她先皱着小鼻子吸了吸,...

  • 城里"外婆家"(二)

    我的舅婆虽然个子不高,身上却有着中国女人最坚韧的品质——不服输、任劳任怨,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家人。 小时候,街坊邻居几乎都知道我家在城里有位“龙泉娘舅”。因为每隔一段时...

  • 城里"外婆家"(一)

    很多人都会问你为什么外婆家用了引号,这里我说明一下“外婆家”并非是我真的外婆,听家里长辈说我妈妈还没结婚前外婆就去世了,因此我没见过我亲外婆。这里的“外婆家”是我妈妈...

  • 为如何教育孩子而焦虑

    关于如何教育孩子而焦虑,这事还得我急冲冲给爱女报托班说起,今年政策利好推出了公办托班,起初我们从未考虑过要送托班,因为有了公办托班及边上的朋友和育儿群里的妈妈们都比较极...

  • 我的舅公舅婆

    说起舅公舅婆他们是我奶奶的二弟,太公他们生了4个儿子一个女儿(就是我奶奶),作为家里的为唯一女儿,家里人都很宠爱,致使把这份爱延续到我们身上。 每年春节过后,我们都会提...

  • 恰同学少年

    “衡山西、岳麓东……男儿努力,蔚为万夫雄”雄壮清澈的歌声回荡在耳边,一张张清晰的画面、熟悉的面庞又在脑海中清晰起来。《恰同学少年》一部描写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早期的...

  • 我的"丑娘"

    说到丑娘大家会问你的娘到底有多丑?说不上有多丑,就是2008年时有一部电视剧张少华老师主演的<我的丑娘>印象特别深。因此,也就把我家娘也具象化了。 我娘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