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上来看,全文就是一场农村大戏,从琐碎的宴客细节徐徐展开,慢慢推到高潮,最后再用新娘进门,完成仪式来作收尾,所有生活里的小岔子,村里的人情味,主家的担忧和世故层层累加,不仅读来真实,也让我学习不少。
娶亲可是大事,但最开始吵起来的不是新人,而是老俩口,日常就是从这里开始体现的,我们能看到一个村庄是如何运转,是靠脸皮,靠人情,也靠磨合凑起来的,即使不热闹,但也不容易。
沈仁很怕自己成了父亲那样的老实人,怕婚后没有自我,看到这里我也是替他担心的,但镜头转到阿秀的时候,她更愁,哭不只是因为她舍不得,而是“因为自己是个女人。”这是我最有感触的地方,也是婚礼中最真实的地方,作者在一个喜庆的场合里,落笔最多的都是农村几代人传承下来的命运和规矩。
最后的洞房场景不长,阿秀心如死灰,沈仁却心动了,一个想着该怎么镇住眼前的女人,另一个想着怎么熬完这辈子,饺子和糖果全然没有新婚时的味道了。
婚礼本该是故事的结尾,作者把它当作了起点,他们往后会怎么样呢,谁也没有答案,但他们也只能一锅菜、一锅饭地过下去了。
几个小动作编织出一场五味杂陈的婚礼实录,热闹是别人的,命运才是真正要结婚的人的,婚礼内外每个人都有心思,可谁能说这不是一场成功的婚礼呢,该有的都有了,热闹落幕了,剩下的事就该让生活去下笔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