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自身所处的环境,或者说漠视自身实际的现状,不能说获得了宁静,也许有少许,但更多的是对于看似平静而对于“宁静”的焦虑。 叔本华认为,为什么会感觉时间会越来越快,并不是由于宇...
逃出自身所处的环境,或者说漠视自身实际的现状,不能说获得了宁静,也许有少许,但更多的是对于看似平静而对于“宁静”的焦虑。 叔本华认为,为什么会感觉时间会越来越快,并不是由于宇...
2013年开始使用微信,应该算是比较迟了,因为一直认为最便捷信息交流工具是电话、在微信之前使用的QQ是辅助性的,它在收发文件方面才可以突出优越性,同时它虚拟的空间可以尽情展示...
这是我最快读完的学术类的书,可能是因为我们都处于相同的文化环境,对历史与个体有着共同的理解。一些在蒙昧而有所感触、却无法用连续语言表达的人群,由于系统的描述而得到“全面”的认...
水杯将满未满之际,饮水机自动停止热水,“停止”按键上我的食指似乎还没有任何动作。是“他”偶然间的关注并停止了热水、还是有“目的”的给我启示、亦或不过是现实世界电子元件参数变化...
一醉醒来,不知为何躺在沙发,第一时间便是查看手机,是否误了上班,原来,家庭、妻子并不重要,工作是我第一关注点。 上班还是休息,二分法简单划分着我的生活, 虽然在繁杂的现象之下...
以何种理论为准则进行批判?批判的方法如何选择(对于我们大多数人不成问题,因为除了被教化的熟知的“方式”之外别无选择。如果因好奇而寻求了另外的方法,由于文化的原因仅仅浮于表面,...
「我们长大了的人觉得在这世界上做事能应付自如,左右逢源。须知这是从十多年种种不自由中挣得的自由。社会的桎梏并不是取消了,只是我们熟习了。苟其我们真能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
匆匆走过被狂风肆虐后的公园小道,寻求自然的感觉已经被我的“目的”所遮蔽。小径上铺满的黄的、粉的、绿的……残枝败叶,似乎在提醒我对美的感受。然而,我却只能拍照——目的不过是为了...
如何理解处于不同环境、不同文明之中人的生存状态,这应该是我想了解同时代的、不同处境的人的状态——他们原初形态的解释的原因。 我幻想没有行为、心理等等方面相对于人类而独一无二的...
如同历史一样,我的“网名”如何而来,出于显而易见却无法得知的原因——也许是某个刺激后的愤世妒俗、也许是DNA注定的行为。历史之成为“历史”,遗忘而已。 出于某种道德要求,多次...
为了得出观点的正确性或者合理性,强行用“起源于不同原则”来划分阵营,然后用“某条原则无可争辩的真理性”来断言另一原则的不合理,似乎有逻辑上的错误。 “红色苹果是甜的”,这个判...
「我打算首先提出或可称为“一个素朴物理学家对有机体的看法”,也就是这样一位物理学家可能想到的那些观点,他在学习了物理学特别是物理学的统计基础之后,开始思考有机体及其行为和运作...
「这种理解似乎不对,“世上最困难的是认识自己”——它是直观还是概念?」——上篇 上次的例子产生的疑问由康德的概念形成得到解答,似乎是一种层级关系——感性通过知性形成(原文不在...
翻了翻前几日前我对“宿命”及“自由意志”的自身理解,浅薄而不知所云,看似理由充足,实则漏洞百出,并且没有找到为什么“我两种观点都存在”的矛盾原因所在。 从一开始我就用“感觉”...
情感的发泄,必定要借用某种形式,比如常见的是以酒为媒,日常不敢反对的酒后可以毫无顾忌的进行反驳。 昔日登高而望远,有思宇宙之无穷,诗以哀须臾,有感巅峰之豪情,赋以畅永久,皆抒...
“安乐死”与“自杀”为自身的辩护是不可逃避的,哲学可以由最基本的原则出发,先得出正确与错误的判断,然后针对反驳的理由加入种种限制性,以完善各自主张的理论。 对于哲学来说,一切...
关于“死亡”的公开课已经快结束了,从柏拉图到笛卡尔、乃至当代哲学家的种种思考,所有关于“死亡”的定义和意义的观点,都有相应的论证与反驳,这种论证与反驳是以“例子”的方式开始,...
与其说这是一篇关于灵魂永恒的论证,不如说是一幕令人扼腕的戏剧,亚里斯多德的命运已经注定,旁观者在剧情走向过程中,渐渐明了他对肉体及灵魂本质的信服,同时也对他毫不迟疑的饮下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