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广东
  • 2022-10-31

    我和海蓉 同桌许海蓉是个很特别的女孩。 她与我之前关系要好的同学都不一样。她是海军的女儿,可身上看不到一丁点想象中的威猛彪悍,说话柔声细气,每一句都象大喇叭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 绿色的回忆

    附中的课余活动与南宁大相径庭。城市里的孩子受活动区域限制,女生们课余常玩的项目不外乎跳皮筋跳绳跳格子砸沙包,占场地稍大一点的有攻城躲猫猫这类。而这乡野学校是广阔天地大可作为,...

  • 张军长的姐姐

    到附中不久的一个早晨,我随所在一连的路队上学。十多人的小纵队在干校校部与学校交汇的路口与另一支路队交集,两个队列很自然地并成了一支松散的队伍。不一会儿,几句浓郁的玉林方言对话...

  • 初到干校

    初二开学不久,我不得不转学离开南宁。没有了妈妈,靠边站的爸爸白天干活改造行动,晚上集中学习改造思想,无暇看管两个未满十岁的皮娃娃。而我在二中也呆不下去了,因为当初父母下放时,...

  • 打包扣的小女孩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50后都有记忆,七十年代初期,学工学农被堂而皇之地列上了学校的课表。学校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安排学生到工厂或学农基地接受劳动锻炼。 二中是南宁罐头厂进驻的单位。...

  • 120
    简书:如何修改文集、移动文章

    文/毛毛 今天来跟大家讲讲:如何在简书里面新建文集、修改文集、移动文章 (首先来到简书电脑版) 一、新建文集 新建文集就不用说了,点击“新建文集”就可以创建新的文集。 二、修...

  • 不一样的老师

    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小学六年级四个毕业班的同学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了二中的校园。小学班主任高生英老师就象家长送子女入伍那样,很有仪式感地把我们整班人...

  • 初中70级的烂铜锁

    在二中期间,有一个特殊的称谓给我们初中70级的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与一位姓杜的体育老师密切相关。 二中是由来已久的市重点(今仍为市重点),是全市最好的中学,没有之一。不论其...

  • 坚决打倒姑姑

    与弟弟相处的短暂假期,因我的安份文静,反衬出那俩坏小子的斑斑劣迹。我屡屡受表扬,他俩天天挨批评,虽然本姐姐从不做煽阴风点鬼火那类火上浇油的鬼把戏,还常在他俩挨打时帮着求情,可...

  • 78号的震慑力

    “五.七”干校,是大人的牢狱,孩子们的天堂。妈妈走后,两个弟弟如脱缰野马无人管束,几乎天天闯祸,俩兄弟偷跑去河里游泳,小华险些淹死。爸爸白天劳动,晚上集中学习且住在牛棚(“靠...

  • 我和表哥的合作

    转眼就要升中学了,这时候学校的秩序已基本恢复,进入复课闹革命阶段。 既然要正常上学,早餐是免不了要吃的。姑姑家就我和表哥两个小孩, 生活条件还算宽裕,与别家的孩子相比,我们有...

  • 童年,不一样的记忆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 1.有趣的忆苦餐 ………………………… 2.可怕的凤凰树 …………………………………… 3.快乐的宣传队员……………………...

  • 我家南宁阿婆

    心里郁闷,去学校玩的积极性空前锐減,再不愿意有事没事以校为家了,我想到了一个新的去处----去看我的南宁阿婆。 我家的婆婆可多了,为便于区分,家里人习惯在表达时冠予地域名。我...

  • 靠边站的子女

    从干校回来,我变得不爱说话了。家里人都不适应,因为过去的我实在是严肃不足而活泼有余。姑父戏谑道: 小丫头变斯文咯,以前我们想安静一会都不行,现在习惯了,你倒不唱不跳,害得我们...

  • 永远的痛

    文革时期,爸爸妈妈和两个弟弟在地处广西东南部的某地区“五.七”干校,我随姑姑在南宁生活。虽说长年得到姑姑姑丈的溺爱,但外家的孩子向来都是养不熟的,我非常想念自己的家,想念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