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新疆
  • 120
    两次三番·眼睛里的火

    回国定居,不知不觉已经快两年。各种事情都做了一些,七宝楼台,拆碎下来不成片断。然而读书写东西却实在太少,live to work 和 work to live 之间的界限模糊...

  • 120
    《机器人之梦》: 致千万次的告别

    看了《Robot Dreams》(中译名: 机器人之梦),蛮感动的,即兴写点什么。下文有大量剧透,介意可看完电影再读。 这是一部没有对白的动漫电影,虽然电影的画风和角色的形象...

  • 120
    读着托尔斯泰长大的人

    距讲座开始还有二十来分钟,乌镇大剧院多功能厅已坐满人,厅内奏着悠扬的古典音乐,舞台中央放着一把样式简约、略微低矮的木椅。耀眼的暖色光从上方照下来,舞台多了些神圣感,大家都在静...

  • 120
    “ 接下来就是我所不知道的未来。”

    最近看《重启人生》,有一幕很共情。麻美第一次死亡,在选择投胎成为危地马拉的大食蚁兽,或是重新活一次之前的人生之间,选择了后者,由此开始了自己的第二轮人生。剧中对于重生的设定,...

  • 120
    《罗马日记》:一场现代性的流亡

    最近在读裘帕·拉希莉的《罗马日记》。作者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学习意大利语期间的心路历程。作为印度裔美国人,小时候她使用孟加拉语,稍微长大后,开始使用英语。生活在这两种语境中的...

  • 120
    陌生的游历

    前些天回乡途中,频繁地想起“陌生”这个词。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令许多事物都丧失了“陌生感”。以小红书为例,无论是一个旅行目的地,还是一件商品,人们通过看他人分享的经验,可快速...

  • 120
    加速社会中,想象“慢”的可能

    1.后现代社会的娱乐形式 小区门口有家早餐店,老板娘看起来五十岁左右。客人不多的时候,她会一边忙手里的活,一边看短视频。这一幕看久后,难免会想:现代社会中,人与技术之间究竟处...

  • 120
    幸福的病人(二)

    今日醒来,身体已基本无发烧之状。头不晕后,身体显然好转。唯嗓子开始痛起来,鼻道吸入凉空气时会有酸痛之感。知蜂蜜对其有缓解之效,欲今日买之。 下床时,才略感身体虚弱。早晨阳光甚...

  • 幸福的重量(一)

    前日早晨七点多,收到一位同事的信息,他说他应该阳了,让我也去查一下。 从这个早上开始,便一直处于幻阳之中。 昨日上午身体尚可,无发热之状。但下午三点,身体开始无缘由地发热,并...

  • 时间何以至此

    1 前几天看《角落的夜晚》,对陈丹青的一句话印象深刻。 他说:“进入现代以后,有一个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每个人的命会显得非常短。” 谈及原因时,他提到:每一次科技的革新,都会悄...

  • 120
    时间时集:众筹第40日 绍兴

    第一次,坐了好久,呆呆盯着屏幕,不知该写什么。倒数第二篇,其实是个尴尬的位置。众筹总额刚刚突破了16万,大概最后的成绩离这个也不远。心里有许多话,但欲言又止,想留到最后一篇说...

  • 每一个无法自洽的时刻,都蕴藏着改变的契机

    今天状态不是很好,也意识到了自己状态不太好,同时意识到自己应该去试试用《清醒地活》里介绍的方法,去稳定自己的心态。但失败了,不稳定的情绪又一次占了上峰。 于是开始思考“知道”...

  • 躲避无聊时,我们在躲避什么

    昨天跟几位新朋友吃饭,聊到某个话题时,想到现代社会对个体“主动性”的要求正逐渐变高。 比如对上班族而言,当把大量时间花在工作上后,留给自己兴趣的时间,或是与他人交流的时间,都...

  • 《火速逃离平江路》为什么值得一读

    《火速逃离平江路》是一本写故乡的书。 平江路上的人们各有脾性,像许许多多的人一样,经历着或如意或失意的日常。书的结构上,作者用一个短篇来写一个人物。当短篇结束,这个人物好似又...

  • 120
    认知的房子

    这两天把《让万物穿过自己》又听了一遍,在这期播客里,孟岩老师把每个人的“认知”,比作一座座房子。这些“认知”因经历而形成,影响着我们对待生活的方式。 这些认知的房子,带给我们...

  • 120
    希望你能为更好的事情焦虑

    “他并没有全身心投入文学,但他很努力,非常非常自律。他放下了所有工作,向人借钱,变卖东西,在家待了八个月没出门,就为了写出这部小说。全家人,他的妻子、孩子,还有我们这些朋友在...

  • 神不可能时刻在场

    昨天看到作家郑执的一段话,挺有力量感的。 他说: “人渺小又无谓的一生中,神不可能时刻在场,我选择用写作弥补它的缺席。拿起笔,我是我自己的神,我给我自己指一条生路,放下笔,我...

  • 许多人生都是在接受平凡后刷新的

    下午在人行道上,看到一只羽化的蝉。在高温的炙烤下,蝉的颜色有些发黄,像六分熟的样子。四周旁若无人,我捡起这只蝉,放到鼻尖周围闻了闻。也许被暴晒过久,蝉未有腐烂的气味,像一只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