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发简信
IP属地:北京
  • 《论语》:“礼”之根本

    《论语》八佾第三 (4) 原文: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鲁国人,孔子弟子。易:治理。这里指丧葬的礼节很周到。戚:心中...

  • 《论语》:“仁”是根本

    《论语》八佾第三(3)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人无仁心,他如何能真Z实行礼?人无仁心,他怎么能真Z运用乐呢?” 体会: 本章主旨:...

  • 《论语》中关于“了解”

    《论语》学而篇一(16) 子曰:“不患(怕)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体会: 本章主旨:谁人不识。 《论语》开...

  • 《论语》中的安贫乐道

    《论语》学而篇一(15)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chan 奉承),富而无骄,何如(怎么样)?”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

  • 《论语》:好学之人的4个特征

    《论语》学而篇一(1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看齐)有道(有道德之人)而正(端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过分要求,...

  • 《论语》:诚信谦恭也需要适度

    《论语》学而篇一(13) 有子曰:“信近(符合)于义(指价值标准),言可复(履行)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依靠)不失其亲,亦可宗(可靠)也。”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一...

  • 《论语》中的孝道

    《论语》学而篇一(11) 子曰:“父在,观其(指儿子)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译文: 孔子说:“父亲在世,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考察他的行为;若是...

  • 《论语》中的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篇一(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大夫)至于是邦(诸侯国家)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还)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

  • 《论语》心得:追怀远去的祖先,可以使民风淳厚

    《论语》学而篇一(9) 曾子曰:“慎终追远(追怀祖先),民德归(日趋)厚也。” 译文: 曾子说:“对死亡者的送终之礼能谨慎,对死亡已久者能不断追思,这样能使社会风俗道德日趋笃...

  • 什么是君子的人格特征?

    《论语》学而篇一(8) 子曰:“君子不重(庄重)则不威,学则不固(稳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不与自己同类人),过则勿惮(dan畏惧)改。” 译文:孔子说:“君子,如果不自...

  • 孔子的学习观

    《论语》学而篇一 (7) 子夏(孔子的学生)曰:“贤(v.尊重)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尽力)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子夏...

  • 孔子的人才观

    《论语》学而篇一(6) 子曰:“弟子入(在家)则孝,出则第,瑾(寡言)而信,汎(fan广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

  • 内心修炼:三省吾身

    《论语》学而篇第一(4) 曾子(孔子的学生)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传授的学业)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为人办事是否竭...

  • 论语中的“质朴仁厚”

    《论语》学而篇第一(3)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取悦于人,这种人缺少仁爱之心。” 体会:本章主旨:质朴仁厚。 崇尚质朴醇厚,反对花言巧语,是儒...

  • 何为“仁”之根本

    学而篇第一(2) 有子(孔子的学生)曰:“其为人也孝弟(ti悌),而好犯上者,鲜(少)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

  • 论语中的快乐人生

    学而篇第一(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un怨恨),不亦君子乎?” 翻译: 孔子说:“终身学习并不断实践,不是很喜悦吗?志同道...